這些菜是誰放到營門內大樹下的呢?
供銷社的人無法進入營門,那就只能是門崗戰士做的了。
在炎炎夏日拿到被放在樹蔭下的菜,抬頭看看在崗亭里認真站崗的戰士,李清蘭的心里流過一陣清涼。
這是一群細心的戰士,團購的家屬中,大概率不會有他們的家人,也極少有他們認識的朋友,他們本不需要做這件額外的事,但他仍然愿意為李清蘭這群不相識的人多想一點,多走幾步。
這樣有心的小戰士,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讓人暖心、讓人銘記的事情。
這件事讓李清蘭想起另一位戰士。
她剛來這兒的時候,時常去散步。
經過營門,會聽到有位戰士用洪亮的聲音喊“嫂子好”。
第一次被喊“嫂子好”時,李清蘭甚至有一絲驚訝,因為聲音實在是太洪亮、太有力了,讓人有被重視、受到禮遇的感覺。
后來李清蘭發現,這位戰士在和每一個人交流的時候,聲音都是那么洪亮有力,擲地有聲。
這洪亮的聲音,真真展示了一個部隊最好的風采,真真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最好寫照。
來到駐地不久后,李清蘭因為是醫療系統的,就被安排到了駐地醫院工作。
當醫院里的戰士們得知眼前這位漂亮善良的大姐姐竟然是一營長劉武的愛人后,對她更是尊敬了。
李清蘭初來隨軍,感覺特別新鮮。
白天大院里軍人少家屬多,男的少女的多,大人少孩子多!
雖然家屬隨軍,但是劉武這些軍人也不能天天回家,大部分守護大院的就是一個警衛排。
說白了,就是一群守老營的娘子軍和童子軍。
若大個大院里只有媽媽們的身影,再就是孩子嘰嘰喳喳的喧鬧,這里成為大院孩子的天下。
春天挖野菜、采蘑菇,夏天抓知了、逮螞蚱、秋天落地瓜,撿花生,冬天堆雪人、打雪仗
李清蘭覺在這里生活也不錯,就是有時候也有心煩的時候。
她也不知怎么得罪了朱海媚,這位大姐老是跟自一過不去。
朱海媚,今年快三十了,她和陳海濤結婚五年了,見面的次數卻是掰著手指都能數過來,就更別說生孩子這事兒了,婆婆為這事兒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
之前通書信,陳海濤說部隊有事還是不能回家,婆婆就著急了。
剛好去年陳海濤升了營長,可以帶家屬隨軍,婆婆沒和陳海濤商量,就讓朱海媚一個人出了遠門,千里迢迢趕到部隊。
朱海媚的突然到來,也沒辦理隨軍手續之類的,一時間弄得陳海濤有些手忙腳亂……好在后面還是安頓下來。
算起來,朱海媚在部隊住下來大半年的時間了,就這半年的時間里,朱海媚和陳國濤卻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了。
吵架的緣由呢,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因為生孩子的事,不過也有李清蘭的一點關注。
朱海媚本來就嫉妒李清蘭,好巧不巧的等她回老家辦手續時,在這期間陳國濤竟然出任務的時候受了一次大傷,是護士李清蘭負責照顧他的。
當時陳國濤躺在病床上就多虧了李清蘭的照顧,這一來二去就有些閑話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