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西文旅集團”正在策劃舉辦“徒步大會”,好吸引眾多國內外徒步愛好者前來體驗。
作為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級古道,京西古道是最近的徒步行走之地。
陪同李則凱游玩的劉家莊文旅局副局長劉震表示:“京西古道結合不同古道資源和文化稟賦,先后建立了不同文化特質的景區。
作為昔日的重要商運道、軍用道和進香道,京西古道如今已經演變成了多個獨具特色的旅游勝地。
商道類的京西古道景區、軍道類的爨柏景區以及香道類的妙峰山景區等,都是對古道文化的生動傳承。”
其中,妙峰山香會是重要的文化保護內容之一。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國家級非遺項目——妙峰山廟會熱鬧非凡,山道上,人群絡繹不絕,游客們紛紛朝著山頂的廟會匯聚;
景區內,粥棚、饅頭棚前排起長隊,為游客和香客提供美食。娘娘廟前,高蹺秧歌、舞獅、中幡等多檔傳統民間花會活動精彩上演,鼓聲震天、人聲鼎沸。
除了舉辦景區特色活動,京西古道博物館同樣是古道文化得以使用和保護的重要載體。
在這里,可以品味古道的歷史底蘊,回想商旅盛況,體驗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聆聽古老文明的歷史足音。
墻壁上的互動裝置展示了京西古道獨有的太子墓蘋果、龍泉務香白杏等特產,展廳內的大鼓讓游客領略當地的社火文化。
展廳僅有200平方米,卻是京城首家以介紹京西古道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
為了發展京西地區的旅游業,劉家莊地區以及“京西文旅集團”聯合燕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對劉家莊地區的名勝古跡進行保護、開發、修繕。
今年的五月,燕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老師還帶著幾十名專業課學生來到水峪嘴村,對京西古道景區開展分組系統考察,引導燕京大學學生為景區進一步發展提升建言獻策。
此外,還有多支國內相關專業大學隊伍前來京西古道實地考察調研。
歷經數月的角逐,劉家莊挑戰杯“青繪京彩”文旅創意專項賽決賽才剛剛落下帷幕。
這些前來參賽的大學生團隊為京西古道的創新性發展貢獻了獨特的創意想法。
比如,選取京西古道貨商騾馬隊的騾馬形象,結合古道、山水等特色,制作“騾小西”系列原創表情包、開發文創產品,對古道文化遺產開展活化利用;
利用現有民宿搭建“小院有戲”、古道劇本殺等場景,開發演出古道話劇、開展非遺手作體驗等活動……
文旅局劉震副局長說:“參與挑戰杯比賽是我們的一次嘗試,就是希望聯動首都高校,讓青年學子們加入進來,匯聚人才力量,以文化創意點亮古道振興之路。”
如今,發展京西古道,已不再只是強調其使用價值、打造迷人風景區,而是以京西古道文化為核心,運用創意形式、融入時代元素,打造獨特的“京西古道ip形象”,將傳統魅力用生動而有新意的方式永久流傳。
除了與高校、文化研究機構聯動,為了促進京西古道文化發展、講好古道故事,劉家莊地區還用文化賦能產業,用產業帶動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讓“蹄印駝聲今猶在”的古道自然風光與文旅項目完美融合。
另外,“京西文旅集團”還努力開展精品民宿“小院+”系列行動,讓“小院有戲”“小院有娛”“小院有學”“小院有朋”“小院有茶”。
劉小敏介紹:“我們還建設了‘古道山居、妙峰小筑、爨舍、有關、東馬山家’等精品民宿,同時利用‘小院有戲’的平臺,把古道非遺文化植入到民宿當中。”
在古道游玩了整整一天,當晚李則四人凱嘗試在民宿過夜,這又是一番不同的體驗。
第二天,劉小敏帶大家走進爨底下村繼續游玩。
來到爨底下村,主要目的當然是參觀這里的古建筑了。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距京城90公里,距離劉家莊齋堂鎮僅3公里,是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村落。
爨底下村有著400多年的歷史,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但如今保留下來的,仍然有74套院落,共計680余間建筑,可以說,在全國范圍,其規模都算比較大的。
爨底下村的明清建筑,主要以山地四合院與平原四合院相結合的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