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大地空寂,一片寧靜。
腳下的紅色沙礫,數百丈外的大石,更遠處的石山,皆被如薄煙般的月華覆蓋,朦朦朧朧。
在搞清楚是因為場域的原因導致的后,李堯反而放松了下來。
因為只要摸清楚場域的規律,那接下來,他就不會像最開始那般,宛如走在迷宮中。
李堯開始在古礦邊緣行走,他一邊走著,一邊以源經推演,計算,很快,他就摸清楚這片場域的運行的規律。
“嗡!”
突然,一股浩大的吸力,在太初古礦那里發生,天空中的星輝一下子被抽干了,滿空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地面,像是有一個巨大的黑洞,可以吞噬一切。
太初古礦,每當特定的時間時,就好似在呼吸一般,吞天地精華,吸納一切,連光線都在其中。
幾息之后,星光再次灑落下來。
李堯趁著這個時間,開始向外退去。
當然,所謂的退走,是左拐右轉,不斷變換方位,而非直線前進。
李堯不斷的計算,依照源經推演,連腳步落下時都有講究。
這是一段迂回曲折的路程,不說進三步退兩步也差不多了,忽左忽右,非常飄忽。
偶爾,李堯還會停下來,在心中演算一番,仔細估算,比較周圍的地勢,然后再選擇前進的方位。
在這個過程中,身后不時傳來悶響,一個巨大的黑洞如鯨吸牛飲,吞噬天地精華,仿若太古的兇獸張開了吞天大嘴。
每當天地無光,徹底陷入黑暗時,李堯都會停下,生怕一個疏忽就走錯了。
半刻鐘后,就這樣走走停停,感覺像是繞行了上千里路,他才終于脫離了這片古怪的地域,出現在一百五十里外。
“終于走出來了!”李堯長舒一口氣,提在嗓子眼的心,終于是落了回去。
如果不是他源術造詣非凡,李堯覺得,肯定會被封死在里面,幾乎不可能脫困。
休息了片刻,李堯再次啟程,這一次,因為掌握了場域規律,他走起來十分輕松,幾乎不曾出現前面像是走迷宮一樣的感覺。
銀月高懸,月輝皎潔,光線柔和,李堯在生命禁區中漫步。
此刻,那種緊張的心緒終于是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到了現在,只要他不是走入絕地,那在太初古礦,幾乎不會出現太大危險了。
很快,李堯就前行六十余里,然后竟然見到一片松林,橫在前方。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眼下的真實寫照。
松林搖曳,清泉汩汩,月映溪流,清幽潔明。
這樣的景色,在太初古礦這樣的地方,顯得有些怪異。
“居然是這里!”李堯有些震驚,他想起了這里,然后徑直走了進去,因為里面有機緣。
來都來了,他自然不會錯過。
進入松林后,李堯在其中穿行,最終找到了一座古廟,從中收獲很多,有第四位源天師留下的一門大法,一些早已報廢的神鐵,還有一塊報廢的仙淚綠金,以及一個綠玉龜。
其中,源天師留下的大法對他很有幫助,雖然源經在源術上,可能已經不比源天書差了,但要論對源術的使用,那差的可就遠了。
因為源天書不是一人所創,它傳承了很久,每一位源天師都在其中注解過,或多或少都有新的大法,如禁仙六封,望氣觀勢法等。
這些,李堯的源經中都是沒有的,所以第四代源天師留下的大法,對他很重要,后續在推演源經時,就能以此得到源天書中的所有大法,并且這算是補全,而不是創造,可以為他節省下大量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