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東方太一還是李堯,都是當世對太陰真經和太陽真經領悟得最深厚的人,兩人論道陰陽,對陰陽的闡述,字字珠璣,每一言都大道至簡,讓人感悟良多。
這場論道,并不是李堯單方面的被指教,而是有自己的見解,并且這些見解,往往都是鞭辟入里,讓東方太一都有所收獲。
日落月升,大殿中大道天音響徹,太陰圣力與太陽圣力濃郁無比,直到翌日天明,金烏巡天,大道天音才停下,兩種本源圣力才慢慢消減。
這場論道,李堯收獲良多,參悟前字秘而誕生的大道感悟被消化完,可以再次進入創法領域中參悟大道。
一次論道,直接讓他節省了三個月的時間,并且還不止,他對大道奧義的掌握,明顯因為這次論道而提升了諸多。
李道清和姚曦也醒轉過來,兩人都有些欣喜若狂,因為自身道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特別是李道清,他在大能巔峰駐留的時間差不多已經近千年,但也就此卡死在這里,如今,他終于是感覺到了自己的瓶頸,只要消化這次悟道的感悟后,修為勢必會再上一層樓,達到活化石那個級別,具備沖擊斬道天塹的資格。
“多謝前輩成全。”李道清朝著東方太一行禮,感激道。
這是成道之恩,對于修士來說,不亞于救命恩情。
朝問道夕死可矣,這在修行界來說,并不是一句空話。
“不用,這次論道,我也收獲良多。”東方太一擺了擺手,而后望著李堯,驚嘆道:“你之天賦,我生平僅見,宛如人皇與圣皇重生。”
老人十分感慨,李堯拿到太陰真經與太陽真經,不過一年多而已,兩年都沒有,但卻已經將兩部仙典參悟到這等程度,就是兩位圣皇重生,也不過如此了。
可以說,就憑李堯對這兩部仙典的參悟,哪怕他從現在開始,在往后的歲月中,道行再無寸進,也可以憑借著太陰真經和太陽真經其中的一部修行到圣人境界,唯一的瓶頸,就是斬道天塹了。
見識到李堯這種存在后,東方太一都覺得,這是真正的大帝之姿,悟性近仙。
當世有這樣的人,除非有人搶先證道,不然,東方太一真的想不到,還有誰,可與李堯同境界爭鋒。
“前輩謬贊了,小子只是悟性尚可,算不得什么。”李堯下意識謙虛起來。
東方太一搖頭,性格單純喜歡吃燒烤的老人,并沒有聽出某人話里的不對勁,而是認真道:“這已經不是悟性可以了,而是近乎仙人,太古時代,群英薈萃,但是無人能與你比肩。”
李堯含蓄一笑,這個時候,他肯定是不能來一句僥幸而已,于是他扯開話題,將這次的來意說了出來。
“事情就是這樣,前輩傳我太陰真經和太陽真經兩部仙典,而晚輩卻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擅自將太陰真經傳給他人,實在是罪過。”
姚曦連忙上前,行禮請罪:“這件事是晚輩的錯,纏著師弟傳我真經,還望前輩責罰。”
東方太一揮了揮手,扶起兩人,道:“太陰真經與太陽真經,本就是我人族母經,太古時代,兩位圣皇傳道天下,人族諸多強者,都會這兩部母經,只要修習者不是十惡不赦,枉造殺孽之人就行,所以你們用不著向我賠罪。”
李道清松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便是東方太一計較此事。
在如今的時代,修行經文外傳,可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情,以己度人,他以為東方太一也不想太陰真經與太陽真經流傳出去。
修行經文外泄,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如太陰神教,若是該族的太陰真經沒有外傳,那端木家根本不可能竊取神器。
雖然這種情況并不是常態,但不可否認,在悠久的歲月中,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就端木家獨屬。
李道清不知道太陰神教的事,但就北斗而言,也是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的。
其實這在修行界倒也不算什么,因為強者為尊,是這里永恒不變的旋律,強者上,弱者下。
端木家之所以如此特殊,是他們贏了之后,連太陰人皇后人的尸體都不放過,物盡其用。
這種行為,就顯得有些過了,你擔心斬草不除根,下殺手也正常,但看在人皇的份上,再怎么也要妥善安置那些尸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