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中華網訪問量,王志棟跟姜豐年,都直接被干沉默了。
中華網今天的用戶訪問量,是什么概念?
整個內陸現在互聯網行業活躍的用戶,也就是在一百多萬左右,到今年年底,可能突破兩百萬用戶大關。
就算是兩百萬互聯網用戶,那也是整個內陸互聯網用戶的數量,可中華網現在一家,就給干到了244萬,比整個國內互聯網用戶加起來都還要多!
這讓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還怎么玩?
它們三家加起來,都不是中華網的對手啊!
至于說中華網這個數據,會不會做手腳,王志棟他們清楚,肯定多多少少是有水分的。
這年頭,哪家互聯網公司的數據沒有點水分,包括硅谷那幫互聯網公司,為了拉融資、上市,估計都是要注水,水分是更大。
但即便是有水分,可中華網的這個數據,估計是撐的住的。
新浪它們幾家,主要是內陸市場,吃國內的蛋糕,可國內蛋糕現在還沒做起來,它們又能吃多少?
反倒是中華網,既吃國內又吃海外互聯網市場。
因為經濟水平的原因,東南亞中文互聯網市場,港城的互聯網用戶在一百萬左右,寶島互聯網用戶在三百萬左右。
另外新加坡也有七十萬用戶,這些地區的用戶,都是直接說中文用中文的,可以直接登陸使用中華網,算是中華網的國際用戶基本盤!
而日苯、棒子、暹羅、交趾、馬來西亞等地,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中華區”的一部分,這些地區生活著部分華人,也有相當一部分當地人會用中文。
像棒子、日苯現在的律師、政界等行業,相當一部分人都會漢字,因為他們的法律條文就是用中文寫的。
而且中華網這個數據,還包括內陸用戶規模,整個國內市場,加上東南亞的中文互聯網市場,讓中華網的用戶規模達到244萬,算起來并不離譜,甚至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未來的話,如果以中華網為代表的中文互聯網能在東南亞地區興起,這些日文、韓文、暹羅語、交趾語的互聯網用戶,未必不會轉投中文互聯網市場。
前世,這些不同語言的互聯網用戶,轉投到英文互聯網市場,是因為硅谷的互聯網公司,最先開始國際化,東南亞地區的用戶,也是最先被吸收進英文互聯網市場的。
內陸的互聯網公司,出海比起硅谷,何止晚了一二十年,但就算如此,以字符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出海之后,還是席卷全球互聯網市場,讓阿美利加昂撒匪幫都開始明搶國內互聯網公司了。
而且真要說起來,全球互聯網行業最熱鬧的市場,那肯定是中文互聯網用戶。
這個市場用戶規模龐大,人才又多,里面的人說話又好聽,罵起架來,那嘴跟啐了毒似的,搞活都比其它互聯網市場會玩。
到時候,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市場,不加入中文互聯網市場,還能加入哪里?
“現在剛到互聯網的黃金時間段,中華網的用戶規模,估計還要增長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