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蝗神,老百姓是不怕的。
畢竟這個神沒別的本事,只會舍命救人。
這樣的神,肯定不會害人。
老百姓們也不怕,紛紛好奇的圍到蝗神廟前,有些離得近的還搬著小板凳,拿著蒲扇。
蝗神廟沒有開門。
原本門的位置垂著一張布簾子。
布簾子透亮,廟里燈火光明,兩個黑黑的人影映在簾子上。
燈光不斷調節,布簾子上的人影也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調整得差不多了,梆子一響,鑼鼓一敲。
嘿,好戲開場。
那倆人影高矮差不了多少,但是一胖一瘦。
胖的都快成球了,瘦得就跟個桿子似的。
胖的一側身,做了個拱手的動作,外面的人頓時明白,這是在四方揖,瘦的原地不動,卻唰一聲打開折扇,在身前晃了晃。
“感謝各位父老鄉親捧場。”
“老少爺們兒晚上好。”
“我們吶,暫借蝗神寶地,給大家表演個節目。”
“蝗神他老人家同意了。”
“不過蝗神這個叫法不太準確,以后得改改。”
“咋了這是?”
“你想想啊,蝗蟲都生在野外,可蝗神是咱城里的,跟外面那些不一樣。”
“怎么不一樣啦?”
“野外的蝗蟲它吃莊稼,吃的是人命,吃人啊!蝗神卻把蝗蟲送到城里,給咱們吃,救人吶!”
“確實是這個理兒。”
簡單幾句話,全場都沉默了。
圍觀的老百姓們都是經歷過那場災難的。
被楊國軍隊圍困半年,城中斷水絕糧,都快易子而食了。
如果不是那一批蝗蟲,讓城里的百姓吃飽了肚子,不知要出現多少人間慘劇。
也正是那一批蝗蟲,楊國農田受損,后方民心不穩,草草的撤兵了。
災難過后,百姓們給蝗神建祠立廟。
但也就那么一陣。
經歷了最初的香火鼎盛之后,一日不如一日。
現在,除了宮中某位少女隔三差五悄悄祭祀,其他人都已經把這兒忘了。
此時舊事重提,人們不自覺的眼眶含淚。
有人當場跪倒下去,朝著蝗神廟叩拜。
然后越來越多的人跪下,轉眼間就跪了一片。
布簾子后面的一筒和一條全都嚇住了。
尤其是一筒,雙手抓著嘴,小眼睛瞪得老大,跟某位相聲名角一模一樣。
這時候,梆子又響了。
兩個小家伙精神一振。
“所以,不能叫蝗神,也不能叫蝗廟,這名字都弄錯了,你說拜神能顯靈嗎?”
“還真是這個理兒。”
“咱城里的蝗神,得叫城蝗廟。不過他老人家修成正果,脫去蟲身,這個蟲就不能帶了,得換個字。”
“換什么字呢?”
“這我哪知道啊,得看大家伙。”
“對!看大家的誠意!”
聽到這話,眾人終于明白為什么蝗神怎么求都不應了。
可不是嗎,名字給人家弄錯了,神像也弄錯了,能應才怪了。
就好像人家叫劉德華,你激動地握著他的手說,我太喜歡你的相聲了。
聽我說,謝謝你哦!
緩了一陣,瘦子突然用折扇戳了戳胖子。
“誒誒誒,廢話半天了,咱們今兒個打算說啥來著。”
“哦對對對。咱今兒個啊,是想跟大家說一種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