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的“興國三策”很簡單,分別是雞、羊、馬。
雞就是之前岳川說的借雞生蛋,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過岳川并沒有使用自己的名義,而是“稷下廣場”的名頭。
“不過雞策只針對擁有姜國戶籍的人家,這就需要君上擬一道政令,為姜國百姓登記造冊,凡在冊子民,均可無償領取雞苗,半年后以雞蛋償還,一只雞需償還十二枚雞蛋。”
一只雞崽,十二枚雞蛋,等于是每個月一枚。
然而實際上,母雞在喂養半年左右就可以下蛋了,多則一天一枚,少則兩天一枚。
十二枚雞蛋,一個月就能還清,之后下的蛋就全是自己的了,而且雞也是自己的。
最重要的,稷下廣場承諾,如果雞養死了沒能長大,無需賠償雞,也不用還雞蛋。
龍陽聽到這條件都心動了,更別說其他人。
“國相所言極是,此策一出,百姓必定聞風而動,爭相借雞生蛋。戶籍一事必須盡早辦理、盡快辦理。”
隨即兩人便圍繞姜國戶籍進行討論。
大黃來之前已經和岳川討論過了,直接照抄后世的戶籍制度。
戶籍一式三份:百姓自己一份,也就是常說的戶口本,村或鎮統一保留一份,同時再謄抄一份由國家保管。
百姓的戶口本隨時變更,每當添丁或喪葬都要告知當地,村鎮隨即做出相應變更,定期匯報國家。
同時,不斷完善戶籍制度,今后所有賦稅以及福利等也都以戶籍為憑證,無姜國戶籍者不得享受。
龍陽點頭,“翁卿最近挺清閑的,新衙門開張倆月了,一件事都沒辦,戶籍之事就交給他了,能者多勞嘛!”
大黃并無異議,隨即開始討論第二個興國之策——羊策。
與雞策相同,羊策也是鼓勵百姓養殖。
不過羊策是雞策的升級版。
依舊是稷下廣場與姜國百姓的合作。
但是想要借到小羊羔,有一定的門檻,比如養活一百只雞。
如果連雞都養不活,而且養一只死一只,就別琢磨養羊了。
無論養雞還是養羊,稷下廣場都會傳授喂養經驗,并且配備獸醫,處理病害等問題。
與養雞失敗的無責不同,養羊失敗是需要賠償的,只是賠償比較少。
龍陽將這個策略翻看三遍,也沒有看出什么陷阱或者漏洞。
“國相,羊羔不同于雞崽,其價格不菲,尊師真能拿出這么多羊羔嗎?”
大黃笑著說道:“每次只能借貸十只雞苗,想要完成一百只雞的任務,百姓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一年后,老師必定能籌措出足夠的羊羔。”
龍陽毫不懷疑。
姜國不大,百姓也不多,以戶為單位的話就更少了。
一年的時間,稷下廣場足以購買足夠數量的羊羔了。
“等等,國相,我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這么多羊干什么?或者說,這些羊養出來賣給誰呢?我們姜國百姓吃不了這么多羊啊。”
姜國并不富裕,絕大多數百姓都是在溫飽線上掙扎,能有一口糊糊就不錯了。
又是雞又是羊,姜國百姓吃不了啊。
而且,姜國才多少官員,又不是每個都像翁胖子那般家底殷實,不可能每天大魚大肉的。
大黃呵呵一笑,“君上無需多慮,無論雞蛋、雞,還是羊,稷下廣場全收,而且會保障價格,絕不會讓百姓們利益受損。”
眼下哪里是吃不完的問題,分明是不夠吃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