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征稅,那就跑周邊其他國家去,征稅完再跑回來。
或者干脆就躲到深山老林里、親戚朋友家,等避過風頭再回來。
跟躲計劃生育非常相像。
正因此,龍陽也說不上來自己有多少子民。
姜國百姓一聽說要核查戶籍,并且登記造冊,立刻發動祖傳技能。
正收拾東西準備走呢,突然傳來消息,姜國頒發興國三策,免費發放雞、羊、馬。
免費?
聽到這個詞,老百姓骨子里沉睡的力量瞬間覺醒。
緊接著就得知了興國三策的內容。
不僅僅是官府在宣傳,到處張貼政令,各村寨往返穿梭的貨郎也在宣傳。
稷下飯莊里也把政令改變成相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給大家。
明白兩個政策的好處后,老百姓們越發堅定了走親戚的決心。
這回不是逃稅、避稅,而是向親戚們宣傳興國三策。
小老百姓有特殊的精明,甚至是狡猾。
登記戶籍,這意味著什么?
外國的親戚只要過來住,就能登記到戶籍上,然后再分家,就能自立門戶。
有了戶籍就能以姜國百姓的身份領取雞、羊,甚至是馬。
不是小老百姓沒有國家大義,而是本能的想幫親戚一把。
自己能有一個餅子,就想著掰一半給兄弟姐妹。
從來只有國君找百姓要這要那的,第一次見國君給百姓送這送那。
雖然只是十只雞,但老百姓都知道“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
這是雞嗎?分明是好日子!
有這種好日子,能不幫襯娘家人一把嗎?
姜國攏共也就一城、四鎮、七十二村,地方不大,跨國婚姻非常普遍。
這就意味著不到一天時間,姜國周邊的外國村寨都得知了“興國三策”以及登記戶籍的消息。
這些平日里在外國避稅的小老百姓紛紛回國,跟那些聽說老家拆遷,趕緊回家看看的人一模一樣。
臨近年關,本就是男婚女嫁的高峰期。
姜國的光棍們突然間搶手了,外國的女性什么也不要,就圖一個人,只希望小倆口子好好過日子。
就連稷下廣場上干活的八百少年也有不少收到家人通知回家相親的。
姜國本地居民也紛紛給家中子女婚配。
因為婚配就能分家,就能多出來一戶,多享受一份福利。
姜國城中的房屋買賣也突然火熱起來。
有錢的外國人想著在姜國置辦宅地,買一套宅子。
他們倒不是沖著雞、羊、馬去的,而是感覺姜國仁政,待百姓真心實意,以后肯定還有更多惠民的政策。
就算買不了一套宅子,能買一半也行,就算一間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姜國城中突然出現很多陌生的面孔。
翁胖子一如既往低效。
政令張貼都快半個月了,卻還磨磨蹭蹭的沒有開工。
不過老百姓都習慣了。
當官的不就這樣嗎,辦事都是論年算的,這才半個月,小意思啦。
又過了幾天,翁胖子終于開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