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散后,殷子煜跟洛神一起返回祖廟,此刻的洛神美目流盼間,滿是驚嘆之色。
“子煜兄當真是好謀劃,實令人稱奇,竟然因二個人參果,能使三家分崩離析,宓妃見此有些霧里看花,此中緣由,還望子煜兄為宓妃解惑,因何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奇效?”
洛神芳齡大概十三萬歲,如今則親切的稱呼殷子煜為子煜兄。
悄然之間,這稱呼已經改了。
殷子煜倒也沒有隱瞞,畢竟,現在將宓妃拉進來,成為利益共同體,主要也是因為伏羲是三皇五帝之中,唯一的非人教闡教系。
伏羲沒有其他血脈,就這一個女兒,而如今成湯系人皇,跟軒轅一系在火云洞,想來爭斗絕對少不了的。
成湯斬斷顓頊絕地天通,方才有如今人族之輝煌。
況且,軒轅一脈,乃至是闡教也想對伏羲下手,自然是利益盟友。
“此三家皆為軒轅一脈中最為鼎盛之分支。自陛下登基,登基詔書頒下,則三家全都感受到陛下的野心,迫于形勢,此次三家必然認為陛下針對他們,如此方聯合一處,其中卻必然貌合神離,早有裂痕。”
洛神柳眉輕蹙,追問道:“裂痕何在?還請子煜兄詳言。”
殷子煜微微頷首,徐徐說道:“姬昌此人,一向以軒轅嫡系后裔自居。因其未改姬姓,故而天下諸侯多有認可。但這卻讓崇侯虎心中暗自不服。軒轅一脈,枝葉繁茂,勢力龐大,堪稱半個人皇之威。長此以往,若有朝一日能顛覆我大商,進而登上帝位成為人皇者,自然為軒轅之嫡系。也唯有軒轅之嫡系,方才有能力統御軒轅一脈,崇侯虎又怎會甘心,他自認為自己才是軒轅嫡系正統,怎愿拱手相讓。”
洛神聞言,若有所思,點頭稱是:“子煜兄所言極是,此番朝會細究,以最近人皇為大宗論,崇侯虎經過論證,確有嫡系之實。然姬昌姓姬,僅憑姓,卻一直為軒轅嫡系,這才讓崇侯虎心生怨懟與不滿。”
軒轅一脈嫡系,乃是龐大的利益,姬昌卻逐漸造勢,這讓崇侯虎如何能忍受。
歸根結底,還是闡教選擇姬昌,則為其造勢,為其造勢則勢必引起崇侯虎的不滿。
但是崇侯虎目前不知闡教選擇了姬昌。
殷子煜繼續闡述:“此謀略其一,人參果,乃稀世珍寶,其珍貴自不必說。當將其賦予正統地位與功績認可之意,置于天下諸侯眼前,使之競相爭奪血脈第一之名時,這也是軒轅一系內部未來定鼎人皇之爭,將崇侯虎跟姬昌的暗中角逐在天下諸侯面前呈現,使其不能退縮。”
洛神聽聞,美目之中皆是驚嘆之色:“如此,崇侯虎本身就憤懣,自然不會放手,那么也無法再共進退,縱然知曉陛下分化之策,也要爭奪,只要一人爭奪,在再無回旋余地。”
殷子煜點點頭:“正是,所謂功績之辨,并非簡單之事,其深意在于引出對歷史合法性的重新解釋,以此來動搖乃至否定軒轅一系在過往歷史中所構建的根基,然而,當崇侯虎成為血脈大宗之后,姬昌就再無退路,各方諸侯皆未洞察此中玄機,必然紛紛爭論!”
洛神忽然笑道:“當時,那個小諸侯提出九黎也屬人族是子煜兄安排吧?”
殷子煜笑道:“正是,其自然是將其引入同屬人族上,形成姬昌挑起否定軒轅功績。”
洛神聽后頓時感嘆:“當真是妙不可言!”
此刻,洛神也是拜服了。
三皇五帝,黃帝勢力愈發龐大,而神農也有一支嫡系,而伏羲的話語權愈發降低,并且形成事實對立,洛神自然是對拆解軒轅根基表示高興。
這等于是降低了父親所遭受的壓力,并且提高父親的氣運跟對人族的話語權。
殷子煜繼續闡釋:“其二,此時天下諸侯齊聚,此謀略在于將個人氣運與集體氣運緊密綁定。如此一來,人參果便成了各方必須爭奪之物,因這背后代表著群體意志的歸屬。得之,則可凝聚一方人心,凝聚一方之氣運,乃至統御天下軒轅一系,畢竟,他們都希望未來的人皇出自自己一系。”
“其三,我大商長久以來所面臨的,是來自龐大黃帝族群的壓力。這般龐大的族群,若欲與人皇抗衡,必然會推舉出帶頭者。而在這其中,血脈便成了關鍵的約束因素。鄂崇禹選擇自殺,一則因其性子剛直暴躁,二則深受血脈約束,失敗之后而自殺,也是其中之因。也正因如此,為我等打通南疆,將來溝通九黎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