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陛下廣選淑媛,乃人君之常禮,公卿士庶之家,豈得私匿美色?足下有女賢德,陛下青眼有加,本是陛下恩澤,何故抗旨不遵,更公然忤君?此舉若觸天威,九族難安,非智者所為也。昌知公心中不忿,然君臣大義,高于泰山。昔夏桀暴虐,商湯猶尊其位;今陛下雖有失德,然成湯基業,豈可數言而廢?公若三思,當知進女入宮,實有三利:其一,令愛得侍君側,榮寵加身,公為國戚,食祿千鐘,貴顯于天下;其二,冀州重鎮,得保無虞,闔府上下,免受兵戈之擾;其三,罷征伐之師,免百姓涂炭,止三軍流血,此乃仁者之德.”
姬昌書信送入冀州城,而蘇護見此情景,知曉若是不從,則冀州無存。
無奈之下,姬昌唯有答應,將蘇妲己送出,讓姬昌送往朝歌。
當姬昌父子送蘇妲己進入朝歌之后,立刻就吸引的帝辛,立刻納入后宮,夜夜笙歌。
而費仲尤渾則是啟奏帝辛,言說姬昌背后辱罵陛下昏聵誤國,成湯江山亡矣。
帝辛聽后,頓時大怒,將其父子囚禁在朝歌一處。
而此時的西岐,則是有二公子姬發掌管西岐一切事物。
同時,姜子牙也已經下山,投奔到朝歌郊外的拜兄處。
姜子牙的拜兄宋太公如今接近百歲,雖不修仙,卻也身體壯實,見姜子牙拜師學藝歸來,自然是高興。
如今得知姜子牙是天仙,倒也沒有太過驚訝。
對于如今的大商而言,仙人很多,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
仙凡混居已久,凡人也沒有對仙人有多大的仰慕之心。
宋太公見到姜子牙,自然是高興萬分:“賢弟既已下山,愚兄定當為你尋一門好親事,也能有人照料賢弟!”
姜子牙連忙推辭:“兄長好意,小弟心領。只是姜子牙已過鮐背之年,且一心向道,不愿耽誤人家姑娘。”
然而宋太公卻執意要為他操辦婚事,無論姜子牙如何推脫,都無濟于事。
在宋太公的張羅下,沒過幾日,姜子牙便與一位婦人成婚。
成婚之后,姜子牙的夫人得知丈夫曾是修道之人,則對姜子牙說道:“夫君既是仙人,定有非凡本事。如今朝歌正在修建摘星樓,陛下廣納賢才,夫君何不去那摘星樓謀個差事?也好施展你的本領,光宗耀祖!”
姜子牙無奈,只得應下。
次日,姜子牙來到摘星樓工地。
整個摘星樓可謂是壯觀至極,無數仙人御劍飛行,駕云穿梭,手中各色法寶光芒閃爍,或搬運巨石,或雕琢梁柱,或繪制仙紋。
巨大的樓體已初具規模,直插云霄,每一塊磚石都蘊含著無盡的靈氣。
姜子牙立于云端,雙手托舉著一塊刻滿符文的玄鐵梁柱,罡風卷著他稀疏的白發肆意翻卷。
遠處傳來修士們催動法寶的呼喝聲,混著靈木撞擊的轟鳴,在他耳中化作刺耳的聒噪。
“貧道姜子牙身懷昆侖妙術,通陰陽、曉八卦,自圣人處下山,豈能在此為昏君修筑樓閣?若是如此,豈不是丟了師尊臉面?”
此刻的姜子牙,心中可謂是滿腔的憤怒之色。
再也無法再朝歌待下去了,當即決定,早些離開朝歌。
元始天尊命姜子牙下山時囑托:“順應天時,輔明君、立封神!”
自己闡教親傳弟子的身份,本該是執掌封神榜,而非在這帝辛的玩樂之所,做這苦力營生。
“這帝辛如此無道,褻瀆圣母,又修建如此仙樓,就連這亞相比干,竟也主動為其修摘星樓,尋美色填充后宮,如今一見,足矣知曉,這成湯氣數將盡,帝辛昏聵無道,當是尋找明主之時!若是在此虛度光陰,豈不誤了封神大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