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看著眼前的檄文,不由的點頭。
“亞相,當初放姬昌離去,莫非知曉姬昌回去必反?才讓其以洛水為誓?”
殷子煜指著整個天下的人族疆域乾坤圖說道:“如今東伯侯姜文煥已反,北伯侯已經投靠了姬昌,南伯侯已經被我拔除,如此以來,則是跟軒轅血脈的不能共存,而姬昌既然推演出六十四卦,此豈能是一個人族小修士所能推演,天皇推演八卦也是依靠前世先天神圣之跟腳配合河圖洛書才能推演而出,而姬昌憑什么?姬昌演六十四卦,無非就是立下賢名,為謀劃準備!”
聞仲聽后問道:“那,為何亞相不將其留下?”
殷子煜淡淡一笑:“留下?毫無意義,姬昌推演六十四卦之后,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了,若是留下,則對方安排一些人讓姬昌身死,畢竟有功德,到時候反而讓氣運受損,更讓其師出有名,若是立下天道誓言,則現在謀反的或許是其他人,也無意義,不如讓其立下一個不大的誓言最好不過!”
金靈圣母冷哼一聲:“有封神榜在,這些人可以一直用舍生取義的辦法來凝聚人心,當真是卑鄙!”
此時,金靈圣母也明白了闡教的邏輯,頓時心中惱怒不已。
殷子煜反而很淡然:“情理之中,既然掌管了封神之權,那么自然要好好利用,封神對于無望大羅者,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量劫時期,眾生爭渡,都會為了自身而謀劃,做出選擇,這也是意料之中,哪有什么舍生取義,不過是圖謀自己身后名跟已知的好處。”
雖然說,封神榜上榜,就是當牛做馬,但是也不全是。
還有一些大帝尊位,這可以伴隨闡教的秩序,享受無數供奉,很久很久。
畢竟,元始天尊早就定下了人族氣運歸天庭的封神根本策略。
到時候天庭必然興盛,而人族失去氣運而不能修行,則必然會供奉仙神,那么哪怕是神位也會水漲船高。
故而封神榜是可以這樣玩,自己的人去舍生取義,到時候許諾一個大神位,自然是有人趨之若鶩。
金靈圣母聞聽之后也是皺眉:“如此說來,這封神,所有的大神位,都將是這些人,而小神位都將是截教或者散修封神者!”
殷子煜無奈的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闡教掌管封神,神位大神不多,到時候這些人都將是當牛做馬,而那些大神是可以享受無盡供奉!”
聞仲聽后頓時也是脾氣上來了:“哼,姜后,黃妃這些人,正是因為大神神位不多,爭著舍生取義,實則卑鄙無恥!”
“太師,眾生之本性,都是趨利避害,在自身所處之地,尋求最好出路也是情理之中!量劫之時,眾生自然有所選擇,姜后觀大商法統已改,太子登基已經遙遙無期,而其他妃子爭寵,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一個舍生取義,又怎會真為成湯社稷,這殷郊殷洪前去西岐便是此理!”
金靈圣母頷首說道:“這倒也是頗合子煜的善惡之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不過,這姬昌剛剛洛水為誓,現在就反了,這個因果,宓妃甚為洛神,要了結才是!”
殷子煜點點頭:“本身姬昌就跟伏羲一脈結下大因果,而伏羲天皇正是在洛水參悟八卦,成就天皇果位,但是,姬昌參悟六十四卦卻成圣賢,并且可以天道大勢為名,明明奪取伏羲天皇氣運,但是伏羲天皇一脈卻沒有了結因果的道理,而洛水為誓,則是讓宓妃可名正言順討要因果!”
一直未有說話的宓妃不由的神色盡是感激之色:“這個因果,我自然會討要,子煜兄有心了!”
當初女媧質問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則是以大勢讓女媧沒有任何的辦法。
而姬昌的六十四卦,明明是奪取伏羲的氣運,但是伏羲卻沒有任何反擊的道理,還要稱贊姬昌是人族大賢。
六十四卦是沒有問題的,本身就是圣人之道,蘊含天道規則,遠遠超越八卦的精細。
未來,六十四卦是必然淘汰八卦的,這就如同八卦出來淘汰了四象一般。
不是說八卦錯了,而是八卦已經過時了,雖然名譽還在,但是氣運卻沒有了。
那么,姬昌對于洛神而言,則是如同挖墳掘墓一般的可恨,但是卻沒有理由,但是姬昌洛水為誓,就等于給洛神留下了生生世世討要因果的理由。
這就是,給留下了一個尾巴,可以讓洛神掌控的洛水合理的發怒。
殷子煜看向洛神說道:“此因果,對你而言,即是因果,也是機緣,若能了結因果,則可讓洛水有神圣不可侵犯之性,你為洛水之神,因果了結之時,則可讓你與洛水具備無量因果法則匯聚之神性!”
“多謝子煜給此機緣,宓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