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庭統御三界的基本權利之一,而每個國家都有司雨的道士。
而這祈雨表文則是以特制的黃絹為紙,那黃絹質地輕柔卻堅韌,表面隱隱泛著微光,與天地靈氣有所呼應。
表文抬頭,以古樸的篆字畢恭畢敬地寫就“呈奏天庭司雨諸神座前”,要彰顯著對天庭的尊崇。
起首一段,乃是對車遲國國主身份的表明,詳細闡述車遲國在世間的方位、國之大小、民之眾寡,言辭間要盡顯對國家的描述。
祈雨之時,要寫出急迫性,畢竟天庭雨部掌管四大部洲億萬國度,自然是有輕重緩急。
比如要寫,今歲大旱,赤地千里,田畝龜裂,稼穡無收。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哭聲震于四野,哀怨達于天庭。
可以沒有到達這個情況,但是為了表現祈雨之急,要盡量寫的慘一些。
因為若是稍微寫的緩一些,則會被排到后面,若是不上表文,則是認為不缺雨。
然后要寫,伏望天庭司雨諸神,憐我蒼生,感我誠意,速降甘霖,解此倒懸之危。敬祈諸神慈悲為懷,恩降沛雨,潤澤國土,保我車遲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臣等不勝感激,稽首再拜。
最后便是車遲國國主的印璽鈐蓋,彰顯了合法性。
而烏雞國跟車遲國全都犯了一個毛病,那就是僧人去祈雨,卻根本沒有送上表文。
為什么會是僧人祈雨,這其中或許還有緣由,孫悟空此刻不由的沉思不已。
這時候,唐僧面露悲憫之色,看著那些形容憔悴的和尚,說道:“悟空,你瞧這些僧人如此凄慘,若我們不管,恐怕他們性命難保,這我們怎能坐視不理?”
和尚們聽聞,紛紛跪地,眼中含淚說道:“原本這車遲國數十萬僧人,在這二十年里,或被折磨致死,或含冤而亡,近乎死絕了。但我們這最后剩下的五百人卻一直安然無恙,只因菩薩托夢告知我們,讓我們在此等候齊天大圣降臨,說大圣定會救我們于水火之中。”
孫悟空聽后,先是一愣,唯有先不管這其中原因了:“原來是菩薩讓俺老孫來救你們,也罷,既然有菩薩指引,俺老孫就管上這一管!屠戮數十萬僧人,不管如何都太過了,俺老孫還你們一個公道!”
孫悟空打定主意,要探個清楚這車遲國的虛實,當下施展神通,搖身一變,化作一個伶俐的小道士模樣,大搖大擺地朝著車遲國走去。
來到門前,見兩個守門道士正百無聊賴地站著,他便滿臉堆笑地湊上前去。
“兩位道兄,小弟初來乍到,聽聞咱車遲國三大國師道法高深,可有此事?”
其中一個守門道士一聽,見來了個道士,頓時來了精神,滿臉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三大國師那可是虔誠向道之人,對咱道門弟子那是極好的。但凡是過路的道士,三大國師必定黃土墊道,隆重迎接,禮數周全得很!”
孫悟空接著又問:“道兄,我還聽說,自三大國師來了之后,咱車遲國變化可大了?”
那道士一拍大腿,興致勃勃地講起來:“那變化可真是翻天覆地!自三大國師驅逐了那些和尚,咱車遲國便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百姓富足得很吶。而且,人心也都變得愈發祥和,鄰里之間相處和睦,再沒了從前那種百姓家家戶戶如愿賊寇的風氣。”
孫悟空佯裝驚訝,追問道:“道兄,那從前的車遲國是啥樣?”
另一個道士接口說道:“從前,聽聞從烏雞國一下子涌進來好多和尚。打那之后,國內可就亂套了!盜匪遍地都是,到處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吶。國家也貧困潦倒,連基本的生計都成問題。而且還連年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整個國家都快撐不下去了。幸好三位國師到來之后,從那些和尚的廟里搜刮了不少金銀財寶,用這些錢財賑濟災民,還能祈雨讓大旱的車遲國變成如此興盛模樣,這才讓咱車遲國免于亡國之禍,一步步好起來。”
孫悟空聽后,不禁頓時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