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鏡拍電影,雖然是龍套,但對于提倡榜樣力量的施工單位來說,能出這么一個人是很提知名度和士氣的。
尤其是以后再和甲方開完會出去吃飯,這些都是談資。
在這種地方,除了工作能力和背景之外,有知名度也能讓晉升速度更快。
另一邊工地上幾個哥們兒也差不多。
雖然到現在他們最高的是測量主管,還有兩個學歷低一些的還是施工員,但這次回去之后也肯定會有些優待。
“也就是規定不能發朋友圈,等什么時候電影上映了,我必須得每天發一條,到時候就算請客也得帶我認識的人都去看一遍。”
“必須的,能在電影里面露臉那可是能光宗耀祖的,到時候我打算給我爸媽轉五千塊錢回去,讓他們帶認識的人都去看一遍。”
“媽的太爽了,每天都有明星請客吃飯,這事回去我能吹一輩子。”
大家都很開心。
但聊著聊著就開始聊起了演技方面的事。
說起來都是周樂叫過來的人。
演不好那是要給周樂丟人的。
之后他們就在劇組里面白天拍戲,晚上出去吃飯,看到所有藝人都得給周樂面子,連帶著對他們也是相當客氣,這讓他們心里也更加受用了。
這輩子從來都沒有這么爽過!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周樂這邊的戲格外好拍,中間周樂還給導演劉瑋強提了一些飛機上的一些常識問題。
比如原來劇本上寫了機長自己帶上面罩的,但不論是根據原型還是根據現實,機長本人都很難進行這種操作。
劉瑋強聽后也又把劇本改了改。
至于人被吸出去半個還能活著,周樂所飾演的角色在事故發生半年后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等的看起來不合理的地方,實際上在原型中就是這樣的。
而其他的諸如降落后乘客們表示感謝、飛機穿過了原型中沒有的雷暴,還有張寒予演的機長下飛機后就直接回家了的畫面等等,第二個屬于藝術加工,但第一個就是單純的沒辦法。
這里必須改。
總不能把乘客落地后就去索要賠償拍出來。
雖然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但畢竟影響不好,而且也會影響整個電影觀感。
第三個在周樂看來其實也不合理。
畢竟出了這種問題,不管是機長的問題還是飛機的問題,機組成員肯定要第一時間去接受調查組的調查。
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
而不是直接回家。
但這里為了體現出家庭來,也只能這么拍。
這些東西都是周樂沒辦法和兄弟們說的,能說的只有原型機長確實很厲害,這一操作在事件結束后,模擬了幾十遍都沒辦法完美復刻。
從四月一直拍到五月。
周樂直到快月底的時候,不僅拍完了自己在無錫這邊的所有戲份,還又出去完成了第三站的crc拉力賽。
結果依然是n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