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青,外面很多人都說是韓三平的接班人,事實上二人也確實是一路的,畢竟韓三平當了這么多年中影的老大,拍了《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一系列主旋律大片,把中影帶到了新高度,現在下去了,自然也得再找個自己人上來穩住局面。
傅若青在業內口碑不錯,既懂藝術又懂市場,所以上來后這幾年中影的發展也很穩。
“周樂嘛我知道你,之前三爺還總是提到你,說你是個挺不錯的小伙子,有想法,也有闖勁。”
傅若青拍了拍周樂的肩膀,語氣親切。
韓三平在圈內被稱為“三爺”,人脈極廣,能被他看中的年輕人不多。
很快他們就坐下開始聊了起來。桌上沒有茶水,張藝某讓助理拿了幾瓶礦泉水,三人就著礦泉水聊起了行業現狀。
傅若青問了問《懸崖之上》的拍攝進度,張藝某一一作答,偶爾也會提到周樂的表現,言語中帶著贊賞。
在這種大佬面前,周樂也收了點鋒芒,盡可能不要讓自己太過于搶眼,只是安靜地聽著,偶爾插一兩句嘴,都是關于電影創作的,不說廢話。
但張藝某確實有意培養周樂,時不時會把話題引到他身上,讓他多說說自己的想法。
其實現在很多知名的導演,已經開始在培養自己的羽翼了,有的是帶徒弟,有的是扶持新人,有的確實有點天賦,能在師傅的幫助下慢慢闖出自己的路;有的純粹扶不起來,拍一部砸一部,最后只能靠師傅的面子混口飯吃。
周樂的本職雖然是演員,但在導演方面也展現出了不錯的天賦,雖然還沒上,但內部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
有想法、有風格,所以張藝某覺得確實是可以趁著還沒有完全起勢時培養一下。
因此聊了幾句之后,張藝某就忽然提到了馬上要籌備的《我和我的父輩》的事。
這部電影是“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
前兩部《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和口碑都爆了。
已經成了國慶檔的金字招牌,能參與其中的導演都是業內頂尖的。
“傅老師,我記得你是這個電影的總制作人吧”張藝某問道。
“是啊,正找人執導呢,說實話現在導演真不好找,以前用過的又最好不要用,怕觀眾審美疲勞。
上面我也溝通過了,他們想的是就找兩個以前的導演過來鎮場子,剩下的都找找新人,給行業注入點新鮮血液。
你是不知道,每天我都能接到很多電話,都是毛遂自薦的,但他們一來作品沒什么太能拿得出手的,二來,我還想給咱們自己人留點名額。”
傅若青嘆了口氣,語氣里帶著無奈。
這種級別的項目,誰都想分一杯羹,但能真正擔起重任的人不多。
張藝某想了想:“那兩個以前的導演找誰啊”
“這個我想好了,南方的話就找徐錚,這幾年他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我不是藥神》很有影響力,而且拍的題材也都有深度,能把商業和情懷結合得很好。
北方這邊就找吳景,主要是他這幾年的熱度確實不錯,《戰狼2》《流浪地球》票房都破紀錄了,而且也是咱自己人,愛國情懷濃,拍主旋律肯定沒問題。”
傅若青解釋道,這兩個人選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傅老師考慮的可以說是十分周到了。”張藝某點頭贊同。
期間他們也并沒有提到剩下的人要找誰,只是聊了幾句,說好拍完戲之后再聚,一起聊聊具體的合作細節。
傅若青作為中影董事長,事情很多,沒待多久就準備離開。
在聊好回去之后可以約焦宏森、楊壽城以及楊正龍出來一起吃個飯、聚一聚之后,傅若青就先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