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看到的,且一直在執著的,只是這所謂的「無煙煤」,而那個人看到的,則是這整個天下!所有的百姓!或者說,他利用了一種人性的規則。”
這一點,道衍和尚這幾天也算是悟了過來。
只不過朱棣跟他不一樣,平日里要么就是在校場練兵、練騎射,要么就是在自己王府之中,對于最基礎的百姓,自然便忽略了。
如今才來得及細細一看。
永樂大帝的嗅覺,自然并非常人所能比的,這一聽一看,便也乍然明白過來:
“所謂的廉價布料、無煙煤……亦或是其他任何一種東西,本就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最缺少的。”
“所以才有了從古至今產生的交換、買賣。”
“通過交換、買賣,每個人得到自己最需要的東西,這本來就是不需要去管的一件事情!所以應天府那邊唯一管了的,就是這其中可能產生的巧取豪奪。”
“如此下來……”
“好處,自然而然地就分發到了百姓手里。”
朱棣面上露出一種恍然之色,其中還帶著嘆服、乃至于一種后知后覺的驚懼!
街上傳來的熙攘嘈雜聲音不絕于耳。
有小攤販吆喝自家貨物的聲音,有客人與賣家之間討價還價的聲音,有熟人相見打招呼、聊八卦的聲音,有小孩子嬉鬧的聲音……
是蕓蕓眾生。
是天下百態。
而今年的一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欣欣向榮。
他是天家子孫,北平百姓亦是他的臣民,他本該理所應當地為此而感到高興和欣慰。
然……這是出自那個人之手,這也代表了朱允熥那黃口小兒的位置將會坐得越發穩固……
想到這些,朱棣便感覺一顆心臟上仿佛墜了一塊萬鈞巨石一般,胸口悶悶的,堵得慌。
思索間。
一旁的丘福顯然也明白了過來,拍了拍腦袋道:“我明白了!好像還真是這樣!”
“這種情況……就類似于賑災,常日里大明哪里發了大旱、發了洪水的,朝廷就得發錢發糧去賑災,只是這種情況往往都要層層盤剝,最后從朝廷發下去的錢糧,實際上樣沒多少能真的到百姓手里。”
“但這一次,朝廷卻先后通過那些廉價布料、無煙煤的手段,讓這筆「賑災款」真落到了百姓手里去了!”丘福站在窗口,一邊瞪著眼睛朝窗戶下面瞅,一邊不敢置信地道。
身后的道衍和尚點頭道:“這回你說對了,跟賑災差不多,而且還是以克扣最小的方式賑災,其中唯一存在的隱患也就是地方官員和當地煤運司的錦衣衛相互勾連,而這……還被那個人提前震懾了一番。”
道衍和尚話音剛剛落下。
坐在另一邊的徐妙云便接話道:“甚至……還不止于此!”
她這話,又讓丘福抓瞎了:“不止于此?還有啥?”和朱棣、徐妙云、道衍和尚一起待在這包廂里,他內心不斷有草泥馬奔騰而過:怎么人人都看得出問題,就俺老丘兩眼一抹黑?
好在,徐妙云倒是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方才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這個臨時法案,一樣能對無煙煤售賣之中的隱患進行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當地錦衣衛官員和地方三司相互勾連!”
“應天府將官方允許無煙煤自由買賣的事情,通過這份人人都感興趣的報紙廣而告之,就相當于是在告訴天下的商人,只要遵守規則,他們可以合法掙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