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
就算道衍和尚一雙眼睛通透,也知道朱棣心里前前后后都在想些什么,可好話總是管用的。
道衍和尚心里頓時都舒服了些,眉眼稍展,緩緩開口道:“這盤棋,貧僧定然陪燕王殿下下到最后。”
“好!!”
“到時候本王和道衍師父一起踏進奉天殿。”
眼下局面似乎稍有轉向,應天府那邊行動順利,朱棣心中自然也不由一陣慷慨激昂。
兩個人都是聰明人。
一些心里的心思、情緒乃至于小芥蒂,都不會點破。
當即只剩下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
而二人也都明白。
一個好棋手,永遠都該往前面看。
頓了頓,朱棣挑了挑眉,若有所思的正色道:“淮西勛貴那邊算是撬開了一個縫,而且這座大山……已然是岌岌可危,那么接下來……”
“本王倒是暫且不必那么急躁。”
“反而應當以不變應萬變,小心著莫要讓應天府那邊抓住了什么把柄,為難本王就是。”
說完,朱棣眼神一凝。
他知道自己手里最后的底牌……
除去淮西勛貴對于應天府那邊的不安定因素,就是如今自己手底下的人,是燕藩親兵、是燕山三衛,以及他鎮守北平府積攢下的底蘊與聲望。
到了如今這節骨眼下。
他得考慮讓淮西勛貴盡快亂起來,同樣重要的則是保證自己這份最基礎的力量,或者說,保證自己可以保持現狀,不引起應天府那邊的注意而節外生枝。
否則,若是自己這邊被抓了什么把柄,被應天府那邊注意到,削弱一番,屆時便是應天府如同期望的那般亂了起來,自己也沒多少勝算。
道衍和尚自然明白朱棣的心思。
這也與他所想不謀而合。
他淡笑著點了點頭道:“殿下所思極是,如今咱們總算等到了機會,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求穩,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穩健的棋路。”
“面上對朝廷那邊愈發謙恭,保住北平的根本。”
“其他的,攛掇淮西勛貴也好,打探那個人的廬山真面目也罷,便交給應天府那邊的兩個暗樁就是,他們只是為了攀附權貴和利益而替淮西勛貴謀劃的無良商人,與燕王殿下,與貧僧,都無關。”
道衍和尚單手立掌,垂著眸子,仿佛當真在說著與自己毫無干系的事情。
這時候。
朱棣腦海里的圈子似乎又繞到了原路。
開口道:“如此看來,本王倒是難得閑暇下來,想想父皇提到的那兩道考題……若能集思廣益得出結果,是否也無傷大雅??”
道衍和尚心中微微一動。
旋即還是把腦子里的念頭趕緊拋了出去,搖了搖頭道:“著相了……著相了……”
朱棣也回過神來,面上露出一個尷尬的笑意,道:“是,本王又著相了。”
道衍和尚則是雙眼微瞇,悵然嘆道:“私宅里那位,當真是耍了個好手段。”他明白,朱棣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是當心中執念于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己地就往這所謂的執念上去撞而已。
就連自己,在殿下提起的時候,也晃了晃神。
不過,此時想起朱元璋,倒是提醒了道衍和尚,他目光一凜,看向朱棣道:“王爺,除了防著朝廷,防著小皇帝背后那個人注意到北平府,還有一個人,咱們也不得不防著了。”
朱棣這時候已經跳脫出了剛出私宅時候的不甘。
立刻便會意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