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折騰下來,兩件事情也就此定下。
所有人也都看得出,朱允熥一開始連人選、細節,都仔細考慮挑選好了,顯然說什么都是不可能有轉圜余地了,便也沒人再不識好歹地多說什么。
待隊列之外的人各自回到原先的位置。
朱允熥才繼續開口道:“朕要交代的事情,暫且就這兩件了,剩下的,你們各自根據自己手底下部門的職責情況報預算,朕聽著,你們議。”
說完,他也卸下了之前那副嚴肅模。事不關己一般往后一仰,整個人都優哉游哉地靠在了椅背上。
誠然,他要做的事情遠不止這兩件。
但朱允熥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道理,當下雖然有結余,可這結余并沒有那么大。
他計劃里的事情固然也要穩扎穩打往前推,但在推這些事情的同時,首先一定要做的,毫無疑問是先保證大明皇朝的正常運轉。
所以朱允熥并不打算占用其他額度。
而筆額外的錢糧就這么多。
肯定是揀著最火燒眉毛的事情優先來做。
朱允熥說完這話。
在場諸多朝臣松了一口氣的同時,都不由暗自抽了抽嘴角,暗暗腹誹道:「一口氣把錢都花完了,咱們這些人,不還只能緊巴巴地花?」
他們都知道。
去年課稅收入的盈余,一大半是被去年年底那幾個大案子、以及那一張張“剝皮實草”處置的圣旨給嚇出來的,另一小半則是把去年放在天災上的預算省了下來。
都算不得什么常規收入。
今年的收入、花銷情況是個什么光景,誰也不敢說。
他們當然也只能按照從前的定例來規劃預算。
不過,明初的官員基本也都是實干的,雖然心里各自吐槽叫苦不少,但一個個都是跟著朱元璋拮據過來的,便也各自按部就班地緊著自己手底下的情況,依次站出來陳述情況,申報預算。
明朝開國到現在也二十六年了。
許多常規的事情也早形成了體系和定例,倒是不需要朱允熥操心太多,整體申報討論下來,也沒有節外生枝地發生其他插曲,所以朱允熥也就樂得一邊喝茶,一邊聽著他們討論,沒再多說些什么。
就是這種開會的過程顯得十分枯燥無聊了。
還整整持續了約莫一個時辰的時間,這就更煎熬了。
等他們拉扯完。
朱允熥這才重新打起精神來,打了個呵欠道:“今日只議收支預算,既然各部各門的預算也合計下來了,后面就由戶部那邊整理出整體預算方案,朕這邊審核了、批了紅蓋了印,執行下去也就是了,退吧!”
此間事了,朱允熥都發話了,旁的大臣自然也沒什么其他好說,各自木然地拱手躬身,行了告退的禮,齊聲道:“微臣等告退!”
乾清宮的朱漆大門轟然洞開,外面帶著涼意的新鮮空氣也涌入了進來,諸多身著緋色官袍的朝堂重臣肅然后退至門口,而后魚貫而出。
出了乾清宮大門。
眾人這才各自先后長嘆了一口氣,心照不宣地左右轉著腦袋,和旁邊的同僚交交換著無可奈何的眼神,各自無奈搖頭,抿著嘴唇都想說點什么,卻是都憋著沒說。
雖然在這種地方,眾人都謹慎地不敢吐槽什么,可很顯然,大家都知道,各自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