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邊請。”傅友文朝里面一扇門戶伸手虛引了一下,朱允熥提到的「銃」,顯然被放在更里面的位置,并不那么受重視。
朱允熥點了點頭,覺得這倒是也合情合理。
畢竟現在依舊是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
用的多的,拿起來就能用的東西,當然放在外面最好,圖的就是取用方便。
他徑直朝傅友文所指的門戶方向,大步流星而去,中間經過數間倉庫,又過一個廊道,這才堪堪到了目的地,傅友文取出鑰匙打開門:“陛下,您想要看的火銃一類武器,便在這里面了。”
朱允熥點了點頭,踏步邁過門檻。
里面的空氣彌漫著些微的火藥味道,入目則是各種大大小小的青銅管子。
嗯……沒有任何花里胡哨,只是管子,最多有些管子管身的位置會有些凸起,往里走,靠近這些青銅管子的時候,才能看到,上面還有小孔。
這些青銅管子。
小的長約三五十厘米的樣子,口徑在一到三厘米;大的長度可能達到八十厘米左右,管壁也相對要厚實許多,口徑能達到八到十厘米。
“就……這?”朱允熥微微蹙眉道。
他當然是希望,這個時代的熱武器的基礎越高越好,這樣改良起來需要克服的困難,都能少上一些才是。
但可惜,「神機營」是永樂朝才開始建立起來的,這個時候,估摸著也就差不多這個程度了。
傅友文自然聽出朱允熥的聲音里帶著些微的失落。
只是他不知道……這位少帝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失落感」。
要知道,這倉庫里的東西,其材質無一不是經過精細冶煉的,工藝比之當年戰亂時期也有所提升。
雖然這些東西的泛用性比不上之前那些常規的武器,可若非常年混跡軍伍經常見到、接觸這些東西的人,第一集看到的時候,都該感到驚奇、震撼才是!
傅友文只以為朱允熥登基之前都幽居東宮之內,或許對這些東西不甚了解。
想著朱允熥這次特地來此,還點名要看這些東西,顯然是有興趣的,他眼珠子微微一轉。
當即介紹道:“啟稟陛下,這些東西雖看著平平無奇,可其依靠火藥之沖擊,小的可將填裝進去的鐵丸、石丸……打出去最多可達三十余丈的距離,殺傷力極大,是為「火銃」;而旁邊那些大的,稱之為「碗口銃」,更可將實心鐵彈、石彈推射出去,便是厚重的城墻也可擊碎、水面上的大船也可擊沉呢。”
“當年鄱陽湖一戰,太祖洪武皇帝都曾拿著這東西,把陳友諒那廝打得落花流水,而大明建國之后,這火銃、碗口銃,比之當初,還有所改進。”
“還有那成就了涼國公最大威名的,捕魚兒海一戰之中,對抗蒙古騎兵時,這火銃與碗口銃遠程支援,也建功不小呢。”
朱允熥在其中緩緩踱步,一個個細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青銅管子,一邊語氣隨意地吐槽道:“也就兩軍相交之前破陣、攻城用用吧,兩軍相接之后,打到的是敵是友……那可就不一定了。”
對于傅友文說的這些實戰案例,朱允熥當然早就提前翻過當年一些戰役記錄,心里有數。
而他記得,對火藥藥量等各種熱武器的標準制定,也都是永樂時期朱棣才開始干的。
這時候,估計也就這樣了。
聽到朱允熥的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