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允熥的話音落下,此間卻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眾人看著朱允熥,誰沒有說話。
或者說,千頭萬緒世涌上心頭,他們不知道能說什么話,只有眼淚在他們的眼眶子里打轉,或是在他們那被風霜吹得粗糙的臉頰上無聲滑落。
這么多年來。
打過多少仗他們或許都記不大清楚了。
但他們記得自己也受過傷,記得親眼看著死去的人更不知凡幾,他們不怕也不后悔,因為他們知道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如今的太平是一定要拿人命來換的。
可今天,站在大明皇朝這位少帝面前。
他們才知道。
打仗……竟然還可以不死人?
他們這些人……竟然可以不必時時刻刻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那樣手握天下最大的權柄、高高在上的帝王……是會那么在意他們這些匹夫莽漢的生死性命的?
多少年才能出這么個皇帝吶!
好死不如賴活著,誰又愿意去死?
誰不樂意兄弟袍澤永遠都能說說笑笑,上了戰場打仗下了戰場喝酒?誰不樂意家中妻兒高堂不怕沒人照顧?
想到這些。
想到從前曾經經歷過的一場場大戰——勝也好敗也罷,都一定要死一大批人的大戰;再到眼前這個面容堅毅且認真,仿佛比誰都可靠的少年;到往后必然會發生的、汪錦年手中那般利器投入戰場……
許多無聲的流淚,逐漸變成了壓抑隱忍的啜泣。
再到低低的嗚咽……
也不知是誰哽咽著高喊了一句:“陛下!再沒有比您更好的皇帝了!”這聲音里沒有諂媚,語言也顯得格外樸實無華,卻有最真實的情感。
而這一嗓子,頓時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明白!咱明白的!陛下的仁德,是放在了每一個大明百姓、每一個大明兒郎身上的!”
“這么多年,咱死了多少兄弟?咱也只當……那是命,那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有陛下這話,咱知道,這樣的事情,往后……不會了!”
“咱是老光棍一個,沒孩子,五年前有個娃娃,跟著咱屁股后頭,一口一個「叔」地喊著,多機靈乖巧?咱只當是自己的娃了!”
“可那年,轉頭他就成好幾塊了,還被韃子的馬蹄踩碎,咱就是想縫都縫不起來!”
“咱記得,那娃子才十三歲……要是……要是他再晚些年歲出生,趕上了如今這好年頭,肯定……肯定能活下來!他還能一口一個喊咱「叔」,那娃娃長得俊俏,定然還能找個如花似玉的媳婦,生個大胖小子……”
“咱兄弟,是在戰場上給咱擋刀子死了……”
“俺兄弟,從他爺爺開始就在干韃子,死戰場上了,到他爹又提著刀上,也死了,到他這里……徹底絕了嗣!”
“……”
許多人、許多事,不是他們不記得,也不是時間久了就會不傷心了,而是他們知道那是無可奈何。
所以只能壓在心里。
而此刻卻覺得:可惜……多可惜!!
當積蓄已久的情緒盈滿了,稍稍一個口子,便能讓所有被壓抑的情緒如同決堤一般傾瀉出來。
聽到眾人帶著哭腔的傾吐。
朱允熥心中都不由發緊,鼻子也莫名其妙地發酸。
這一字一句,都在訴說著血腥與殘酷,他再是心堅如鐵,也不可能不為此動容。
這也讓他想起來,在后世他曾看過的那些抗戰時代走過來的老兵采訪,他們或是激動或是平靜地述說著,可每一個字好像都帶著血,可也帶著義無反顧。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