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鳴打開門,準備和孕婦、家屬交代病情,說出那句他不愿意說的話。
可剛打開門就看見羅浩站在門口。
“林處長,專家怎么說?”羅浩問道。
“診斷沒問題……小螺號,你在協和見過類似的病人?”林處長問道。
“見過,這類患者有三種治療方式——胎兒鏡下胎盤血管交通支激光凝固術、射頻消融減胎術、宮內輸血治療。”
!!!
林處長驚愕的看著自己外甥。
他第一次感覺小螺號長大了。
羅浩臉上的笑容像是陽光一樣,驅散走了自己心底的陰霾。
雖然理智上認為省內沒人能做,但那笑容似乎在無聲的告訴自己——羅浩他能行。
“胎兒鏡下胎盤血管交通支激光凝固術、射頻消融減胎術難度大,咱們醫院也沒相關設備。要是去帝都的話,能做類似手術的醫院也很少,現在醫患糾紛嚴重,挑患者挑的厲害,未必有人肯做。”
“簡單說。”林處長嚴肅的看著羅浩。
“宮內輸血治療,是比較適合的。有難度,但難度要比前兩者小很多。”
“你能做?”
“定位,臍靜脈穿刺,宮內輸血。三種治療方案的效果都類似,業內沒有說哪一種就特別好。我覺得我們可以試一試。”
“小羅醫生,別瞎說。”劉副主任沉聲道,“會有胎動,還是無法預測的,臍靜脈穿刺的難度極大。一不小心……你確定么。”
“劉老師,我覺得我能行。”羅浩信心十足的說道。
劉副主任有些恍惚。
羅浩朝氣蓬勃的樣子像極了他剛去到醫大一的時候,當年自己也以為自己無所不能,醫盡天下病人。
“小羅醫生,單純穿刺是不夠的,你進來說。”劉副主任招呼羅浩進來。
“礦院應該沒做過宮內穿刺,對吧。”劉副主任看了林語鳴一眼。
林語鳴點頭。
“你說說宮內穿刺,假設你穿刺成功,我說假設,成功以后還會遇到哪些細節問題。”
無論是林語鳴還是劉海森都覺得羅浩還是太年輕,以為心靜、手穩就能穿刺成功。
殊不知穿刺只是第一步,更難的在后面。
“雙胎輸血綜合征的胎兒血管比較特殊,胎盤吻合血管大多是直徑<1mm的微小動靜脈吻合支,通過這些小吻合口,每24小時僅有5~15ml血液轉運至受血兒……”
羅浩沒有絲毫畏懼,侃侃而談。
劉副主任只有少量宮內輸血的臨床經驗,無法判定羅浩說的是對的。
但他也沒辦法判定羅浩說錯了。
回憶b超影像,胎盤吻合血管直徑<1mm,應該沒問題。
“輸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輸血速度。”
羅浩說著,不知從哪摸出一管筆,在紙上寫下一個繁瑣的數學公式。
“這……”
“按照這個公式計算輸血速度就行。”羅浩道,“大約有50%的可能性讓胎兒熬到32周,然后剖腹產。整體風險很高,但總歸有辦法治療,具體做還是不做還要林處長做決定。”
“我去和患者家屬溝通。”林處長想了想,沉著臉走出去。
劉副主任搖搖頭,“小羅醫生,你還是太年輕,意氣用事。做好了,是應該的;一旦失敗,責任都在你頭上。你想過沒有,要是失敗,患者家屬不依不饒,以后怎么辦?”
“劉老師,我認為林處長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妥善?
解決?
劉副主任先是微微不屑,但隨即想到林老大為人粗中有細,心里升起一股子異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