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到患者家屬的心坎里,眼圈紅了起來。
“叮咚~”
羅浩忙完,告辭離開。
再三表達感謝后患者家屬離開。
肯定是他只會做b超,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怎么解決問題,所以什么熟悉就用什么。
姜醫生見怪不怪,摸出一根煙扔給陳勇,自顧自點燃,深吸了一口。
“這事兒得先打。”
“都是年輕人,去網吧擼兩把王者,完事去擼串喝酒,熱熱鬧鬧的關系就上去了,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事兒么!”
羅浩知道在這種時候,醫務處說話是有分量的。
姜醫生看著眼前的小徒弟微微一笑,“羅浩是協和八年制畢業的。”
這些話要是別人說,羅浩會認為是抱怨世道不公,但從姜醫生嘴里說出來,哪怕他自嘲自己是個老主治,羅浩能聽出來一些期待。
【急診任務:骨骼饑餓
“前陣子我家鄰居去省城住院做手術,住院花了4萬多,照顧他的人吃住一共花了3萬。”
看樣子他們不光是聽自己說,還上網查找來著。不光查,還沒少查,已經刻在腦海里。
“這么講,她那手術是我們醫院醫務處處長的外甥做的,你說有個好?”孫主任不屑道,“真要是手術好,我為什么不主刀做。”
“呵呵,你看過就知道了。”姜醫生沒給正面回答,“配臺,最能體現一名醫生的手法和意識,有時候一個好助手會讓手術的速度飛起來。”
患者家屬估計姜醫生在敷衍自己,但選擇是自己做的,怨不得旁人。
“別耍小心思。”林語鳴道。
“是。”羅浩點頭,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孫主任臉色一變,顧不上和羅浩說話,一溜小跑去病房。
“這是未來的大方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羅浩卻不一樣,這小子幾乎一夜沒睡,還精神抖擻,完全看不出來累。
羅浩看完病歷,又瞄了一眼系統任務——骨骼饑餓。
“您說的術式的確花不了多少,還有新農合報銷,但吃住什么的我們是真承受不起。”
“這么重的患者icu竟然說沒床!我不管。”
孫主任的聲音越來越近。
過了幾秒鐘,他轉頭看羅浩。
關上門,羅浩把普外科看見的患者說了一遍。
可分量歸分量,羅浩不想。
“我有一個小徒弟。”姜醫生轉換話題的速度極快,一下子說到另外一件事,“就是今晚在臺上做闌尾炎的那個醫生,他水平不錯,手也巧,可惜我都干不動了,他……性子直,小羅你要是繼續做穿刺手術,有機會可以帶著他,他天賦真的很高。”
“這都是小事,未來的手術……如果沒有被戰爭等不可抗力打斷科技進程的話,手術必然向著微創的方向走。現在的醫療界,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已經替代了很大一部分外科手術。”
自己折騰了大半夜,回家補了一覺,現在精神頭完全跟不上。
與此同時,婦產科孫主任坐在辦公室里,愁眉苦臉。
羅浩站起來,“孫主任,我去給患者做個b超,咱們再做決定。”
同行崇拜+1對羅浩來講意義并不大。
“咱們是小醫院,技術水平落后國內平均水平,就更別和帝都、魔都比了。你天賦高,要走醫學這條路的話,羅浩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從前,羅浩對大舅林語鳴的印象只局限在對自己的寵溺中。但回到礦院接觸了工作中的大舅,羅浩知道他可猛如虎,狡如狐。
“別胡說八道。”姜醫生叼著煙,瞥了一眼醫生辦公室的門。
林語鳴很羨慕。
“不客氣,進來說。”姜醫生見患者家屬客客氣氣的,說的也在理,并不是那種嫌麻煩不帶家里人看病的人,言語也溫和了許多。
任務內容:治療一名帶引產患者抽搐癥。
入院后婦產科給予擴容、利尿、降鈣治療,效果欠佳,一直到今天患者出現抽搐。
“這就對了。”孫主任微笑。
“都沒敢住太貴的地方,可病人休息不好也不行……唉,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不管干什么都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