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羅教授,請(下)(新春吉祥,順便求個月票)
小型學術交流會有些寒酸,但范東凱的ppt以及詳實的內容讓交流會變得高大上起來。
與會的醫生本來聽的認真,收獲滿滿,可轉折隨即便到。
示范手術竟然不是專家范東凱親自做,而是醫大一院的年輕教授主刀。
忽然,有人“咦”了一聲。
“難不成是范教授要手術臺上指出錯誤,開啟學術之爭?這么做真的不會影響手術么?”
他的觀點打破了大家心中的陳規。
醫療界的潛規則是——無論臺下鬧的多兇,都不能把情緒帶到手術臺上。
了不起不上手術,躲的越遠越好,老死不相往來,卻一定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做賭注。
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所以很多人都忘記了它的存在。
“羅教授的手術水平我是親眼見過的,可以這么說,驚為天人,國內一等一的水平。”
沈自在見袁小利還在神游天外,有些不高興的皺了皺眉。
這些聲音遠遠要比贊美聲更真誠。
會議室里很安靜,沒人議論,所有人都被術者精湛的手術技法征服。
這些話在沈自在的心里原本不是這么編輯的,他想成為羅浩的護法,幫著羅浩抵擋袁小利和范東凱的學術攻擊。
面對復雜的增生血管,術者開始超選。
“!!!”
但沒想到事情竟然變成現在的樣子,只能胡亂應付過去。
沈自在知道要是自己面對這類患者,最大的可能性是做一部分血管,做力所能及的,至于療效么,聽天命好了。
雖然學會是袁小利張羅的,可卻在醫大一的地盤上。要是他們越說越不像話,最后背鍋的大概率是自己。
原來是真的想多了,沒有醫生在手術臺上拿患者開玩笑,羅教授只是看著年輕,手術做的是真好,平生僅見的好。
會議室里安靜下來。
贊美可能是商業互吹,但這種壓抑的驚呼聲、完全無意識的驚訝聲卻是發自肺腑的。
包括沈自在。
不到1個小時,手術結束,畫面上出現下一個患者的資料。
狹窄迂曲的增生毛細血管在術者手下仿佛能并排跑十根點一八的導絲,而且還筆直平坦,絲毫難度都沒有。
國內是這個行為準則,但范教授來自美國普林斯頓,誰知道他們那面是怎么做的。
“各位。”沈自在朗聲說道,“別胡亂猜了。”
“手術不會開玩笑,范老師放棄主刀,可能是想呈現給大家一臺更加精彩的手術。”
第二臺手術也一樣,沒有區別。
甚至有人覺得沈主任那句驚為天人的評價完全不過分。
在他們看來完全不可能操作偏偏就變成了現實,點一八的導絲就像是活物一樣,無視各種難度,很流暢的進入到術者預定的位置。
所以沈自在從來不收類似的病人。
“!!!”
經那人的提醒,其他人也都想到了這種可能。
手術又難做,還都是小孩子,爹媽的心頭肉,臺上、臺下都難,舉步維艱。
雖然眾人不在手術室,但手術畫面幾乎是實時的,面對術者出類拔萃的超選,小會議室里不斷傳出驚訝的聲音。
他聽那些人越說越不像話,直接站起來走到臺上,敲了敲桌子。
平淡的像是栓塞子宮動脈。
“看手術吧,我相信大家會在兩臺頜面部血管瘤的手術中學到相當多的東西。”
沈自在只是簡單的講了幾句,把那些犯忌諱的說法第一時間否定掉,避免了很多意外,便回到座位上觀看手術。
一臺手術,看得所有人心悅誠服。
隨著導管到位,開始造影,復雜的頸動脈分支供養血管把所有人都沉默了下去。
或許患者的病情有區別,但在強悍的術者眼里,那都不存在。
22′12″后,手術正式開始。
手術波瀾不驚。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交頭接耳點評手術,手術做的中規中矩,術者不慌不亂,每一步都很簡潔,讓人賞心悅目。
這種時候指望不上袁小利,那貨早已經傻乎乎的放任事態失控。
可羅浩偏偏選擇了這個方向。
哪有肝臟血管瘤手術來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