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崔明宇和袁小利相繼倒下太傷。
范東凱離開省城后也沒什么手術量的貢獻,他估計在收拾行李,再加上被他愛人壓榨。
“喂!”陳勇見羅浩沉默下去,覺得好生無趣,追問道,“羅浩,你的目標是什么?這么拼,有什么好處?”
“30歲前成為評上四青。”
“???”
“優青、青長、青拔、青千,我記得我跟你說過。”羅浩一邊看著系統任務,一邊說道,“先評上四青,然后33-35歲之間評上杰青;40歲之前拿到國家三大獎。”
“然后呢?”陳勇很隨意的問道。
羅浩瞥了一眼陳勇,就知道這貨是真的不懂四青、杰青、國家三大獎到底有多難。
估計陳勇像是聽天書一樣在聽自己說話。
“沒什么然后了,接下來就是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如果那時候還沒和阿美莉卡發生戰爭,那面估計會給我一個外籍科學院院士的頭銜。”
“……”陳勇沉默。
“當然,體制內承認的三大院士還有一個。”
“???”陳勇一怔。
他只聽說過工程、科學兩個院的院士。
“還有什么?”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陳勇一臉懵逼。
“不過這個申請路徑和其他的不一樣,暫時放到一邊。接下來就是做我想做的事兒,每年十幾億、幾十億的科研經費總不能浪費了不是。”
“醒醒,別做夢了!”陳勇鄙夷道,“還幾十億的科研經費,多少牛逼人物都評不上院士。”
“評院士,重要的有幾點,水平、科研只是其一。”
“嗯?那什么最重要?!”陳勇懵逼。
“院士增選主要采取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團體提名兩種方式。”羅浩一邊梳理著近期的計劃,一邊和陳勇畫餅。
“前者的可能性比后者高,我肯定走院士推薦。科學院、工程院一共1816名院士,一大半我都認識,到時候挨家拜訪就是,難度其實不大。”
“艸!”陳勇罵了一句。
“對我來講,難度主要在四青以及杰青、國家三大獎上。真到了投票環節,哪怕有一小部分我不認識、沒見過面的院士,老板們也會幫我拉票的。”
“你可拉倒吧,先琢磨怎么對付范東凱才是。要不然那貨得騎在你脖子上拉痢疾,還院士呢,做夢去吧。”
“跟我一起去印度,我讓你看看一個立志成為院士的男人會怎么做。”
陳勇明顯不信。
吃過早飯,來到科里。
袁小利穿著白服坐在辦公室里,憂心忡忡寫在臉上。
“袁主任早!”羅浩看見后打招呼。
“小羅,你來一下。”袁小利把羅浩拉到僻靜的角落里,欲言又止。
“袁主任,什么事兒您直說就行,不用這么客氣。”
“小羅,我師兄的邀請函來了,你知道吧。”
“知道,老范通過博科公司給咱們醫院發的邀請函,馮處長跟我說了。”
“你怎么看?”袁小利問羅浩。
他的臉有些紅,目光閃躲,但還是鼓起勇氣,沒有逃避。
“袁主任,您放心。”羅浩笑道,“我知道印度那地兒不是一般人能去的,但患者多,正好我需要大量患者磨一下我的手術技巧。”
“你……你都知道?”袁小利驚訝。
“大概知道一點,最近也有準備。”羅浩瞇起眼睛笑了,“袁老師,放心。”
放心?
羅浩竟然跟自己說放心!!
袁小利怔住。
師兄是自己請來的,親師兄,自己卻在這兒擔心羅浩,而羅浩也在安慰著自己,讓自己別擔心。
袁小利沉默,有些混亂。
自己這是在做什么!
“羅浩……”袁小利想了幾秒鐘,把范東凱的叮囑忘到腦后,他審慎的琢磨,“我建議你還是別去了。”
“不去不行,以后后患太多。”羅浩正色問道,“袁老師沒參加過國際的學術之爭吧。”
國際?學術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