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完,他沒等孫醫生回答,回頭看向羅浩。
“不是急性胃腸炎,我估計是腦膜炎。”羅浩輕聲說道,“孫醫生,這就是為什么老孟能來我醫療組,你們都不行的原因。”
孫醫生一下子愣住。
“急性腦膜炎,別耽擱了,現在就去醫大一。”羅浩很認真的說道。
“急性腦膜炎?用腳后跟診斷的?就你也算是醫生?”孫醫生鄙夷的看著羅浩,“你是為了老孟出頭,顯擺一下你在醫大一的人脈?對了老孟,他誰啊。”
“我醫療組的組長,協和的羅教授。”
協和!
這個詞再次出現。
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是每一個醫生心目中的圣地,哪怕是傳染病院混日子的醫生也無法無視協和這個詞。
“抱孩子去醫大一,急診,你要是找不到合適的醫生,隨時給我打電話。”羅浩隨手拿了一張紙,寫下自己的電話交給孫醫生。
孫醫生有些茫然。
“孫哥,別拿孩子開玩笑,我看著也不像急性胃腸炎。”
“你怎么看的?小旭就是惡心干嘔,不是急性胃腸炎是啥?”孫醫生不服氣。
“我感覺孩子有點嗜睡。”孟良人也沒自信,一邊說一邊看著羅浩。
“不是所有腦膜炎都有神經體征。”羅浩看著孫醫生,“嘔吐,也是腦膜炎的體征之一。”
“!!!”
“雖然我不喜歡你,但別耽誤了孩子。”羅浩說完,轉身離開。
孩子的父親在,還是醫生,有些話真的沒必要說太多。
離開后,孟良人快走幾步來到羅浩身邊。
“羅教授,您是怎么診斷的急性腦膜炎?”
“別您您的。”羅浩笑了笑,“聽著外道,你就可以。”
“嗯。”
羅浩有些后悔,并且反思了一下。
自己還是年輕氣盛,被孫醫生的那句——三扁不如一圓給氣到了,所以直接譏諷了一句,然后說出診斷。
有破綻。
但應該無所謂,孟良人的水平比較低,按說應該挑不出毛病。
羅浩根據診斷馬上回答道,“孩子手腕上有傷,雖然處理過,但結合起來的話還是可以判斷。這么說吧,外傷+嘔吐,還有嗜睡,診斷急性腦膜炎的可能性很大。”
“……”孟良人怔了一下。
“在協和的病歷庫中,有23名患者為此做了截肢。”
“!!!”孟良人驚訝,反問道,“因為腦膜炎截肢?”
“腦膜炎只是并發癥,并不是最嚴重的并發癥。能引起腦膜炎的細菌大概率會是b型球菌,如果治療不及時的話會誘發菌血癥。”
孟良人還是沒想懂。
羅浩把話題代入自己擅長的領域,拿出手機,隨手搜索到一個相關病歷。
“喏,這是一篇個案報道。”羅浩把手機交給孟良人,“一名英國的7歲小患者在沙灘上玩了一天,小腿擦傷,出現嘔吐的癥狀。當地急診醫生判斷是急性胃腸炎,并給予對癥治療,讓患者回家休息。”
“3天后,患者出現菌血癥。雖然最后得救,但左小腿被截肢。”
“是因為左小腿的擦傷么?”孟良人驚訝問道。
“是。”羅浩解釋,“外傷+嘔吐,要高度懷疑是不是腦膜炎以及相關疾病。對了,孩子的臉比較紅,我懷疑她已經開始發燒了。”
羅浩隨后就外傷+嘔吐開始講起。
想要射中靶子很難,但要射擊后在子彈周圍畫一個靶子的話就簡單了無數倍。
羅浩有診斷輔助ai給出的確定診斷,倒著推算,種種蛛絲馬跡都沒有遺漏。
孟良人聽的目瞪口呆。
他只是有一種感覺,感覺小旭不像是急性胃腸炎,順口說一句。
但孟良人萬萬沒想到當時羅教授瞥了患者一眼,看出如此多的細節。
剎那間,孟良人對羅浩佩服的五體投地。
羅教授手術做得好,診斷水平也是一等一的高!
“羅教授,您……你在車上等我一下。”孟良人道,“我去勸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