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經過長期饑餓或營養不良后,重新攝入營養物質后出現以低磷血癥為特征的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癥候群。”
“???”陳勇一頭問號。
物理意義上的跳,遠遠離開患者家屬,陳勇跳到了側后方。
“羅浩,怎么回事?”陳勇虛心求教。
“陳勇,你問一下患者回家都吃什么了。”
“早在1948年burger等就提出并定義了該綜合征,但多年以來,臨床工作中,尤其是外科,還是存在對再喂養綜合征的認知不足。”
“低磷血癥,先抽血化驗,血清磷的數值要是低的話,給甘油磷酸鈉20、25硫酸鎂10靜脈滴注,1次天。維生素b140g,脂溶性、水溶性維生素各2支靜脈滴注,1次天。”
雖然dsa機器是租的,但其他設備以及相關人員都配備齊全,讓羅浩省了不少心。
這次4期臨床手術的條件比上次要好很多,南方微創砸了不少錢進來。
來印度的時間不長,但羅浩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務,連診斷輔助ai都升了一下級。
可能在國內看來這些都是基本條件,甚至有些簡陋。
手術做完,一節課講完。
“喏,給患者術后注意事項上有一條,讓患者不要暴飲暴食,就是這個意思。”羅浩想想,“陳勇,你說要不要把細則再明確一下。”
“規定多少公斤體重的患者吃多少東西?要是國內就好了,告訴患者家屬回家喝幾天小米粥,哪有這么麻煩。”
“是啊。”
陳勇的三層口罩動了動,但沒有反駁。
雖然印度人咳咳,也算是人,還是要精心一點。
“那我去琢磨一下,有相關資料么?”
“你做手術吧,等今天晚上回去休息的時候我來弄。”羅浩道。
“羅浩,手術量好像差不多了,南方微創的人好像想撤了。”
“哦,沒事,今天我回去和他們老總說。手術還差點,再堅持幾天。”
“你想做多少?!”陳勇驚訝。
雖然他沒什么怨言,而且這面的條件比上次來的時候好了很多,但陳勇依舊歸心似箭。
“祈福,祈福!你沒升級呢,怎么能半途而廢。真要是回家,到哪找這么多患者!”羅浩很認真的把責任推給陳勇。
一切責任都在陳勇。
陳勇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躍境。”
“不著急,大不了不要手術費,咱倆也不差那點錢。功德重要,祈福也很重要。”
“咦?你這話說的不像是個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唯物主義者。”
“天賦、努力、運氣,三者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還是運氣。”羅浩揮手,讓人把患者送出去,“這是柴老板告訴我的。正好伱還能祈福,這次咱不著急。”
“要是不行呢?我可沒把握一定會升級。”陳勇有些擔心。
他覺得自己的小肩膀扛不住這么大的鍋。
“有積累總是好的,誰知道什么時候能行。”
羅浩瞥了一眼系統任務,距離5000臺手術的“天量”還有3000多臺手術。
雖然范東凱、袁小利、崔明宇都很努力的卷著,但系統給的任務量太大。
最后還是自己承擔了大部分。
羅浩也不著急,這次把手術刷完,短期之內應該用不到再來印度了。
而時間也有限制。
陳嬌的手術之間的間隔是56周,這還要優青“耽擱”的時間。
抓緊時間做手術吧。
但好消息還是有這面的患者要多少有多少!
羅浩再次刷新認知,他感覺印度至少有25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