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回去看一眼。”羅浩也不在意多看個患者。
住院老總這才穿好衣服,悄咪咪的跟在羅浩身后回去。
還有一大堆的病歷要寫,然后辦理轉科手續。人家手術都做完了,病歷肯定越早過去越好。
再有就是和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取得諒解與共識。
出現意外誰都不想,但眼前這個有點麻煩。
患者摔倒,這事兒患者家屬理解,不上稱的話二兩都不到,只要沒有并發癥,幾天也就好了。
但要是往大了說……
曾經急診120出診,4個人抬著一個200多斤的患者走樓梯,結果擔架翻了,患者摔出骨折。
后來聽說因為這事兒醫院賠了不少錢。
住院老總一腦門子官司,垂頭喪氣跟在羅浩身后回到病區。
羅浩卻沒想這么多,患者的肺栓塞解除,對羅浩來講就算是治愈了,至于剩下的……
醫療組里,剩下的活兒都是老孟負責的,而且他從進醫療組到現在的大半年時間里一直完成的很好,甚至讓羅浩“忘記”了還有后續無數的麻煩。
辦公室門口,站著一對夫妻和一個一米八左右的年輕女生。
現在的孩子長得真高,羅浩心想。
打開ai診斷輔助,很快有了診斷。
“羅教授,這是我從前在傳染病院的同事老薛,薛河。”
“你好。”羅浩和對方握了握手,讓進辦公室。
“羅教授,孩子幾個月前有一次發燒,高熱,查了個肺部ct,發現有問題。”
說著,患者父親把影像資料拿出來。
他似乎有些不情愿,畢竟羅浩年紀輕輕,自己找老孟聯系,是想老孟幫著聯系醫大一院的專家,而不是“隨便”找個年輕醫生糊弄一下。
可總不能剛見面就對孟良人冷嘲熱諷,現在這社會求人辦事可真難,患者的父親把情緒都寫在臉上。
羅浩看得清楚,卻也不在意。
自己是幫孟良人,至于患者家屬高興不高興,對羅浩來講無所謂的。
“在我們醫院診斷是肺結核,可只是影像支持,痰涂片沒查出有結核桿菌。我又帶著孩子來醫大幾家附屬醫院,專家說考慮是肺結核或者是寄生蟲病。”
的確有點譜,羅浩對他們能考慮到寄生蟲病的診斷相當滿意。
已經都到這步了,不應該有什么問題。
“可做了很多檢查,都沒發現糞便里有寄生蟲的痕跡。”
“……”羅浩猛然意識到這里是省城,不是帝都。
傳染病院都已經開始分流了,衰敗到了極點。
和912每年都要派人去美國學習槍擊傷的治療一樣,國內隨著衛生條件的漸漸變好,寄生蟲病也漸漸變少。
甚至很多年輕醫生都不知道鑒別診斷中排查寄生蟲病。
從前的常見病變成了如今的罕見病。
這也算是一個“幸福的”苦惱吧。
現在寄生蟲輔助檢查比較全的地兒只有帝都的地壇醫院和魔都的幾家醫院。
其他地兒,都差不多,根本沒有相關實驗室檢查的儀器。
原來是這樣,羅浩終于知道診斷卡在這兒沒有明確診斷和治療的原因了。
“是這樣。”羅浩點了點頭,繼續詢問病史。
原來前后在醫大幾家附屬醫院和省院做了7次鏡下糞便寄生蟲檢查,最后都沒有結果。
也不是沒有結果,是結果為陰性,也就是否定了寄生蟲病的診斷。
所以小姑娘一直在按照結核治療。
畢竟抗結核藥對身體有一定的損傷,孩子才高三,吃多了對身體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