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明實際情況后,石碩說要找專家會診,患者家屬也表示同意。
回來后石碩和醫生護士閑聊,加上半夢半醒的患者,氣氛倒也融洽。
石碩詢問了一會,沒問出來有什么問題。
管床醫生的現病史、既往史例也沒見有什么特殊的。
今天只加臺做一例手術,石碩雖然在私立醫院有檢查,但他也不著急,打了個電話讓那面等著。
身為省城排名前五的專家,石碩有這個排面。
想要掛他的號,要排隊很久,私立醫院那面且先等著,石碩比較好奇羅浩來了之后會給患者一個什么診斷。
過了將近一個小時,羅浩大步進來。
“石主任,石主任,不好意思啊。”羅浩微微躬身,滿臉的歉意。
要不是知道實際情況,眾人還以為羅浩做了什么對不起石碩的事兒,所以才這么低三下四的道歉。
小螺號真是……石碩心里嘆了口氣,和他大舅年輕的時候一毛一樣。
低調,絕對不出風頭。
記得劉海森說林語鳴上學的時候曾經說過出頭的椽子先爛,那時候劉海森還年輕,不懂老大為什么這么說。
現在看羅浩眉眼之間有些年輕時候林語鳴的樣子,卻又比林語鳴牛逼多了。
石碩吁了口氣,站起身,“羅教授,是這樣。”
有患者在,石碩稱呼羅浩為羅教授,羅浩也沒拒絕。
聽了石碩的介紹,羅浩又看了一眼當時留下來的圖片,微微一笑,“行,我看一眼。”
“來,順著我的勁兒躺下。”羅浩左臂攏住患者的脖頸,微笑說道。
患者順著羅浩的勁兒往下躺。
“您這氣管可是不好。”羅浩閑聊著。
“東北人的老毛病。”
“去看過醫生么?”羅浩和患者聊著閑天。
“看了,中醫西醫都看了,沒什么用。西醫開了幾樣藥,治標不治本。說是讓我退休后去海南就行,下飛機就沒事兒了。”
“中醫呢?”
“也開了藥,說是肺火旺,吃了就好,但不吃就又這樣。咱東北真心不是人呆的地兒,難怪清朝的時候流放寧古塔呢。就這,比南方人少活十年。”
“寧古塔啊,我大舅當年就是在寧古塔讀的大學。”
羅浩一邊說笑,一邊把患者的體位擺好。
因為有了一次胃腸鏡檢查,有了一次麻醉,羅浩并沒讓麻醉醫生上手,而是一邊和患者閑聊一邊準備下鏡子。
“前幾天一名醫生去那面開會,吃了菌子送去醫院,人失蹤了,我們找了半天。后來我還找咱省城在那面的派出所民警,想要看看情況。”
“每振興一次東北,海南的房價都漲一波,難怪老毛子不開發遠東呢。死冷寒天的,正常人誰愿意住這兒。年輕人但凡有點本事的都走了,也怨不得他們。”患者也頗為善談,和羅浩閑聊著。
“中醫給你開的什么藥?”
“不知道啊,一大堆藥,煎著吃,挺麻煩的。”
“說起這個,有個師兄,有次遇到一個患者,說從前找過一個神醫,手動壯陽。”
“???”
“???”
眾人反應了幾秒鐘,管床醫生“噗嗤”一下笑出了聲。小護士也哈哈大笑,轉身無實物表演,假裝自己很忙碌。
倒是石碩和患者年紀有點大,想了半天才大約想到答案。
“劉主任,麻煩您去問一下患者平時吃的中藥是什么,在哪家看的。”
中藥?!
石碩皺眉,難道說是中藥的鍋?又或者是中藥里的成分不純,有科技與狠活,把腸道都給染色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