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正常人一樣,我說的是半身截癱的患者可以自己控制行走。”
“!!!”
“羅教授和哈工大那面的配合越來越默契了。”孟良人吁了口氣,“昨天聽李教授說,義肢也能用3d打印的肌肉纖維和皮膚,原理與機器人女友一樣,外觀上看不出來。”
“這……這是機械飛升么”方曉喃喃的說道。
“不知道啊,不過我看陳醫生對這個特別感興趣。”孟良人道。
說話中,小患者已經走到講臺上。
“在20分鐘前,患者做了最新的上消化道鋇透。”
陳勇跟在小患者身邊,點了點頭,示意數據已經上傳。
羅浩沒著急打開影像系統,而是先讓小患者站在臺上,介紹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感受。
沒有疼痛,沒有不適,一切都在靜悄悄的發生著改變。
在動力機械外骨骼中的小患者雖然穿著病號服,但她的臉色看著特別紅潤,很難相信這是一名因為車禍導致截癱,只能勉強湊合活了7、8年的患者。
介紹完后,羅浩打開影像系統,找到最新的上消化道鋇透圖像播放出來。
白色的鋇劑緩緩流動,穿過閉鎖處,出現在小患者的胃里。
而閉鎖處現在看還有些狹窄,可是與最開始的情況相比已經天差地別。
手術,是成功的。
這種難度的手術成功,堪稱是醫療史上的奇跡事件。
但階梯教室里安安靜靜的,沒人說話。
手術太過于簡單,只有最開始的穿刺算是有點難度,但也就那么一點點而已。
剩下的,都靠著哈工大的超算機組的龐大算力來完成。
這臺手術,顛覆了醫生們的認知。
羅浩沒有炫手技,只是簡簡單單的展示了磁化液態金屬在臨床上應用的最新進展。
而正因為簡單,所以毫不簡單。
如果手術做的好,手法打碎了次元壁,直欲飛升的境界,在做的大佬們能表示感嘆,并且認為羅浩屬于那種百年難遇的天才。
可是!
羅浩卻并沒有展示自己的技術,而只是用一種嶄新的治療方式把難題解決。
解題方式相當輕松,輕松到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順理成章的是——大家開始琢磨磁化液態金屬要怎么能用在自己的學科領域中。
比如說血管內取栓,比如說膽管堵塞,比如說……
無數的應用方向以及應用場景。
結合身穿機甲站在臺上的小患者,所有人的腦海里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冒了出來。
很多從前根本不能應用的奇思妙想浮想聯翩。
“哈工大的液態金屬項目組之前一直和阜外醫院聯手研究血管內取栓項目。”
“復旦大學也在液態金屬訂制面筋蛋白自愈合電子皮膚上有突破。”
“這臺示范手術只是拋磚引玉,
羅浩輕輕鼓掌,階梯教室里掌聲漸漸響起。
這次各學科的年會竟然被羅浩捏合成液態金屬臨床應用的展示會。
一名三十多歲的男人走上臺,鞠躬、自我介紹后開始講起自愈合電子皮膚。
方曉聽傻了眼,液態金屬竟然已經有了這么多應用
原本看見機甲,看見羅教授手邊的機械狗,看見液態金屬用在臨床領域,方曉就覺得已經夠科幻的。
沒想到復旦大學那面已經把液態金屬用在皮膚上。
ppt里,類似于電影終結者的一幕出現。
而電影始終只是電影,ppt里的內容卻是實際存在的,而且已經在《nature》上發表了相關論著。
他們負責幻想,中國負責實現,方曉的心里出現了這樣一句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