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溪水般靜靜流淌。
不知不覺間,料峭春寒已被和煦的暖風取代。
光禿的枝椏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像是一夜之間被春風點染的水墨畫。
枯黃的大地漸漸披上斑斕的彩衣,沉睡的萬物都在暖陽中舒展著腰肢。
醫院小花園里的連翹最先感知到春意,金燦燦的花朵開得熱烈奔放。
住院部的老人們總愛坐在長椅上,看著新生的綠葉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這樣就能讓沉疴也跟著煥發生機。
就連終日忙碌的醫護人員,腳步似乎也比冬日里輕快了幾分。白大褂的衣角掠過走廊時,偶爾會帶起一陣帶著花香的微風。
“小苗,你什么時候走?”
晚餐時分,急診外科醫生終于忍不住問出那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問題。
苗有方遲早要離開,最晚不會超過七月——這件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普通實習生來來去去本不足為奇,但苗有方卻是個例外。
這個年輕人實在太能干了,標準的核動力驢。
自從他來了之后,科室的工作量直接減半。
特別是前陣子羅教授專門給他配了臺病歷機器人,那臺機器就安靜地坐在辦公室角落,不知疲倦地處理著堆積如山的病歷。
平時都是有模版,直接貼上去,修改幾個關鍵點就完事。
大家也都知道病歷太糊弄了,但沒辦法,誰都沒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的敲上去。
但有了ai之后,工作被加速,活少了很多。
苗有方一旦走,ai機器人會不會也被羅教授收回去,這件事變成了大家心里的一根刺。
“還不知道,要看羅老師的意見。”苗有方抬頭,露出了一個笑容。
“你看什么呢?”急診外科醫生問。
“南河腫瘤醫院韓老師的手術視頻。”
“我看看。”急診外科醫生湊過去,“你不看協和的,看南河那面干什么。”
“羅老師說那面患者量大,韓老師的手術水平已經是世界頂級了。看別人的,最多看看協和錢主任的手術,再多就沒意義了。”
沒意義了?
急診外科醫生明顯一怔,這話的分量實在太重。
善解人意的苗有方沒多解釋,只是將手指按在手機屏幕上,把手術視頻拖回最初的胃左動脈手術片段。
畫面中暴露的術區情況相當復雜,血管神經縱橫交錯。
急診外科醫生盯著屏幕暗自估算——若是自己主刀,少說也得四五十分鐘才能理出個頭緒來。
然而!
手機屏幕里,術者的操作快得令人眼花繚亂,化繁為簡。
只見器械幾個起落間,原本錯綜復雜的術區頓時豁然開朗。
短短一分鐘,血管骨骼化的操作就已完成了大半。
急診外科醫生死死盯著屏幕,整個人如遭雷擊——他完全跟不上術者的節奏,甚至連操作順序都沒看明白。
“這……這就是苗醫生常說的南河韓老師?“急診外科醫生聲音發顫。
視頻中術者的水準早已超越了單純靠手術量堆砌出來的經驗范疇,那位韓老師的天賦之高,簡直像是站在摩天大樓頂端俯瞰眾生。
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得像經過計算機測算,卻又帶著行云流水般的藝術感。
“這也太強了吧。”急診外科醫生感嘆。
“嗯,羅老師說這位韓老師是南河省普外科醫生們的活爹。”苗有方道。
說到活爹這個“描述”的時候,他的眼睛里冒著光。
苗有方也想當別人的“活爹”。
“活爹?”
“嗯,據說韓老師人特別好,習慣就是要和韓老師學,準備當江北省外科醫生的活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