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微笑,接過話題,“小孟,臨床有一種不正經的藥物數量定律:如果你在門診拿到的處方里有三種或以上的藥物,極大概率至少有一種藥是沒必要的,通常這種藥也是最貴的。”
“小孟”墨鏡后似乎有光芒閃爍。
“我看見了!”云臺大聲說,“羅博士,是小孟在記錄么?你用了什么關鍵詞?”
“沒用關鍵詞,聲音指令。”羅浩解釋。
聲音,云臺右側咬肌鼓了起來。羅浩這個狗東西竟然在輸入指令上做手腳,別人下不了輸入指令。
真狗!
“再有一點就是云教授剛說的,藥物名稱定律:如果你看到藥名時無法立即判斷它的用途,那這個藥物可能是有效的;相反,如果藥名一眼就能看出作用,那么這個藥物很可能是多余的。”
“羅教授,為什么是多余的?”“小孟”問。
“這是情商,是人情世故,你記住就可以了。”羅浩沒有解釋,而是直接填鴨式的跟“小孟”說。
“你就教吧,現在兒科醫生本來就少,等你都教完,兒科醫生更少,看你怎么辦。”陳勇鄙夷道。
“那是老板們和衛健委的事兒,跟我有什么關系。現在還能走灰色地帶,萬一哪天要倒查20年的處方罰錢呢?”
“……”陳勇一怔。
倒查20年這事兒他知道,面對羅浩,陳勇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云教授,要不您先回家送藥?”羅浩道。
“不用了,比賽就要開始了,我看看小孟。話說啊,不用調試么?”云臺問羅浩。
“不用,在家的時候我調試過了。”
“小孟的極限是多少?”
“現在還挺粗糙的,只能和人類頂級的醫生差不多的級別。”
云臺聽到羅浩的解釋,微微一怔,心中泛起苦澀。
這話讓羅浩說的,什么叫粗糙到只能和人類頂級術者差不多的程度?
人類這么不堪么!
算了,云臺也不去爭論。要說顯微外科,很明顯機器人有著無以倫比的優勢。
人力有極限,但機器的力量隨著科技進步,暫時還沒看見有盡頭。
“小莊怎么樣?”云臺問。
莊嫣原本稍顯緩和的面色,在云臺目光投來的瞬間再度血色盡褪。
她的臉頰蒼白如紙,連唇色都淡得幾乎與膚色融為一體,活像被抽走了所有生氣。
云臺閱人無數,帶過的學生能坐滿整個禮堂。
只消一眼,他就看穿了莊嫣的癥結所在——那是一種初出茅廬的醫者面對行業泰斗時,既渴望證明自己又懼怕露怯的復雜心緒。
“小莊,這都是小事兒。你想想你從前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是不是等成績的時候天都要塌了?”
“呃……我就考試前緊張,考完試我大約能知道自己考第一,就不緊張了。”
淦!
云臺心里罵了一句。
怎么羅浩醫療組的成員都跟羅浩學會了這種裝逼方式。
“羅浩,你知道這次比賽的真正意思么。”云臺問道。
“知道,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生產了微創機器人syani,已經獲得fda審批認證了,想要打入國內。”
云臺微笑,“怎么樣?有把握么?”
“把握?這次我帶著小莊來~”羅浩說著,頓住。
云臺真想看見羅浩飛揚跋扈的樣子,他心心念念的盯著羅浩。
“是為了在人工組拿個名次,以后小莊上手術的話也有一定的說法。人家syani手術機器人的展示表演,搭起這么大的臺子,我要什么把握。”
“!!!”云臺怔住,惡狠狠的瞪了羅浩一眼。
羅浩這人總愛在旁人看來無關緊要的細節上較真,就像他總要把“協和羅浩羅博士“這個頭銜掛在嘴邊,活像古時候那些自報家門的武將,頗有幾分“常山趙子龍在此“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