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堂哥這么有情懷?”
“狗屁的情懷,還不是看上那面的水果了,就研究了一輩子。也挺好的,在西疆吃沙子也比在咱這兒吃雪強。”
“他們那面下雪的話也不小吧,我看冒煙雪比咱這面都多。”方曉問道。
“分地兒,西疆太大了。建設兵團旗下的一支研究隊,蘋果是真好吃,我特意留了一箱送朋友。”張良友笑呵呵的說道。
“好吃為什么不推廣?是快了么?”
“應該挺難的,新品種不是說種就種的,需要調土,以及能不能量產,產出來的價格,果農換品種一兩年的沉淀期等等都需要考慮。”
張良友又說了好多,但他了解的也并不多,越說越亂,甚至有點無法自圓其說。
方曉知道這位水平有限,要不然不會一直蹲在富裕縣過日子。
雖然在這兒活的還算是滋潤,但也就那么回事。
“還有是我姐給我郵遞來的火鍋底料。”
“哦,這個就算了。”方曉直接拒絕。
“不一樣,江中產的。就是健胃消食片的廠家產的,剛上市沒多久,網上都很少賣,她給我郵遞了幾種口味,您拿回去嘗嘗。”
江中健胃消食片廠家產的火鍋底料,這吃完了到底是該餓還是不該餓呢?
方曉心中大樂。
要說張良友也挺有意思的,拿出來的兩種小禮物的確都不貴,但都有意思。
“行,那我就不客氣了。”方曉道。
“最近這幾年,我眼睛都不夠用了,尤其是今天看見方主任您帶來的那臺機器人,真牛逼啊!”張良友很粗魯的稱贊到,能看得出來他出自真心。
不過方曉也是這么想的。
“我兒子畢業的時候就想留在南方,被我生逼著回來的。”
“后悔了吧。”
“不后悔。”張良友上車,扎好安全帶,回頭看了一眼“小孟”,搖了搖頭,“南方有什么好的,競爭壓力大,還不如回來好好經營。縣城雖小,但有些事兒不是一代人能做好的,要幾代人不斷耕耘。”
這話說得……
方曉覺得自己錯了,小看了這位張良友張主任。
沒想到在這面竟然能遇到這么有心氣兒的人。
“你兒子也同意?”
“他懂個屁!出去混,不就是惦記著外面的花花世界么。”張良友斥道,“只要有錢,哪不花花。”
方曉笑了笑,沒說話。
“方主任,以后我這面盯著,有疑難雜癥或者疑似的病人,找您周末來幫著看一眼?”張良友問道。
“行,謝了。”
“這怎么謝反了呢,該我謝您才對。您是不知道我們基層醫院最常說的就是——看不了,你去上級醫院吧。”
方曉微笑,自己何嘗不是呢。
“但那些拿著新農合的老人,我是真的不忍心。就剛才那個樹人,我也是不忍心。當這么多年醫生,還是難免會感同身受,這樣不好。不過有您和……它,辛苦方主任。”
“什么它,那是小孟,以后叫小孟。對了,別跟別人說啊。”
“是是是。”張良友不斷點頭。
找到張良友的車,他給方曉搬了禮物,揮手告別。
張良友目送方曉離開,隨后拿出手機。
“嘛呢?”
手機里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音。
張良友按捺住心里的煩躁,兒子這是又特么去蹦迪了。
年輕人,難免的,自己還是別爹味兒十足了,總有他蹦不動的一天。
“我在玩!”
兒子聲嘶力竭的聲音傳出來。
張良友很不高興的掛斷電話,等明天再跟兒子說這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