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宿舍里,四個人正圍著一根肘子大快朵頤。
天福號的醬肘子都是精選過的肉滿膘肥的豬肘子,講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皮不回性、到口酥嫩,在京城算是獨樹一幟,經久不衰的老字號。
肘子雖大,但根本經不住四個大小伙子造。
當只剩骨頭時,魏明看了看自己價值不菲的全鋼魔都表,起身抹抹嘴:“彪子,該上班了,小梅你收拾收拾。”
彪子直呼遺憾,因為要上班,只能吃兩口,卻不能喝兩口,當然,最遺憾的還是這次進城沒遇到見義勇為,明哥也不靈啊!
剛上去,就看到了迎面走來的《當代》編輯白舒榮。
“白編輯,這么老遠,有啥事你打個電話就行。”
“那不成,親自來才能顯出我們的誠意嘛,”白舒榮道,“我已經請示過主編了,他同意了你的要求,只要12月之前能完稿并通過三審,第三期的版面就留給你。”
一個多月,這個時間對于魏明非常充裕了。
白舒榮其實很想問問魏明創作《二牛》背后的心路歷程,也很想告訴他,編輯部上下都對這篇贊不絕口,覺得像是寫了幾十年的老筆桿子,嚴文景主編更是高度贊揚:這是一篇噬咬心靈的作品。
不過見魏明要去上班了,白舒榮只來得及問一句:“你還沒告訴我新作的名字呢?現在有名字了嗎?”
“哦,已經確定了,叫《牧馬人》。”
“牧馬人~”白舒榮念了兩遍,然后樂了。
鴨、牛,還有《收獲》的那篇據說是寫驢的,現在又有一個馬,這個農家少年好像是跟家禽家畜較上勁了。
白舒榮一走,彪子立即總結了一個規律。
“明哥,你的編輯是不是都是女的啊?”
魏明愣了一下,然后點頭:“好像還真是。”
彪子羨慕道:“明哥,你女人緣可太好了!”
魏明搖搖頭,女編輯有啥用,都是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大姐,連一個大八九歲的大姐姐都沒有。
隨后他們先是在女生宿舍外面轉了一圈,然后進入男生宿舍樓巡邏,然后兩人就被包圍了,領頭的就是陳健功。
“魏明同志,能聊聊《二牛》的創作背景嗎?”
一天時間,《二牛》的名聲已經傳遍77、78、79級中文系,可以說一句火遍三屆。
魏明:“這不太好吧,我們正工作呢。”
“那你們巡你們的邏,我們跟著你總可以吧。”
于是這群熱情的大學生開始跟在魏明身邊,聽他是怎么創作《二牛》的。
很顯然,跟《鴨先知》那種小品文相比,《二牛》在人性深度上的挖掘成功俘獲了這批年輕的讀者。
“這其實是一次二創,我也是根據沂蒙山當地的一個傳說寫的這篇……”
走了差不多一個鐘頭,魏明也說了一路,滿足了對《二牛》背后故事好奇心的讀者們這才散去,只有一個剛剛在外圍游走的劉振云湊了過來。
看他衰衰的表情,魏明問道:“怎么,難道我教你的法子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