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翻看《燕京文藝》的梅文化趴在床上也看到了這讓人心跳加快的一段,掀過去后又翻回來看。
他忍不住贊美,魏明這小子太會寫了!
不過突然他反應過來,這小子不是很懂的嗎,之前還跟他們裝純潔,我呸!
然后梅文化調整了一下姿勢,繼續看。
這時魏明和彪子巡邏到了朗潤園,吳祖緗老先生在二樓陽臺看到魏明,趕緊對他招招手,并小跑下來。
“吳老師。”魏明趕緊上前幾步。
老先生道:“你干得好啊!”
魏明奇怪:“我干什么了?”
吳祖緗哈哈笑道:“我說的是那篇《二牛》,可算是為你揚眉吐氣了!”
此前《鴨先知》因為大段大段的對話,時不時整個笑點,且缺乏內心描寫,一些文學評論家認為在該文在人性方面缺乏深入的挖掘,并不算多么上乘。
所以對于魏明因《鴨先知》收獲的巨大名氣聲望,文壇不少人都覺得不服。
作為魏明加入作協的推薦人,吳祖緗還因此受到了一些老友的奚落。
老吳此刻得意道:“《二牛》一人一牛貫穿始終,大段大段的內心戲和隱喻,對于人性的挖掘之深入,之透徹,以及文筆之簡潔有力,寫作手法之詭異多變,更是一些老作家都望塵莫及的,以前他們不服氣,我很想問問他們,現在服了嗎!”
天津,蔣子龍放下《燕京文藝》,搖搖頭,后生可畏啊!
服了,徹底服了!
……
《二牛》是作為家的魏明在主流文學刊物上的第一次亮相,而且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亮相,讓他口碑逆轉,瞬間從流量小生變成了實力派,很多并不了解他的人第一次認識到了他的水平。
只不過除了身邊人的褒獎,魏明暫時還看不出到底有多成功。
第二天一早,梅文化偷偷摸摸去水房洗了個內褲,回來又跟魏明一起上早班。
為了參加李愛國的生日派對,魏明兩個班離得很近,中間就睡了不到六個小時,中午下了班又補了一覺。
醒后他先寫了一會兒《天書奇譚》,現在寫的是蛋生和三只狐貍的斗法階段,既有原版電影的內容,也有魏明自己的創新。
寫到興起差點停不下來,還好有手表,見時間差不多了他這才帶上禮物赴約。
勺園是北大八園之一,在西側門以南,從五十年代就開始接待留學生。
第一道門魏明順利過關,巡邏的時候跟門衛老秦就已經很熟了。
他也知道魏明在北大職工體系里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北大中文系那些教授對他的喜愛程度還要超過正經考進來的大學生。
所以哪怕有些奇怪他怎么跟留學生混熟的,但還是放他進去了,不過得簽字。
勺園正在蓋新的留學生樓,目前留學生們分別住在有年頭的25號樓和26號樓。
第一道門好進,第二道門,宿管大爺那里就沒那么容易放行了……
(十更三萬字,求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