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宿舍里看報的氛圍特別濃厚。
隔壁棒子那邊跟演電視連續劇似的,一會兒《南山的部長們》,一會兒《首爾之春》,都是重頭戲,國內媒體也樂于報道。
在魏明老家,魏解放聽到關于棒子的廣播后甚至還買了相關報紙在老父親墳前燒給他看,父親尸骨還在棒子那邊,看到棒子亂他就高興。
在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氛圍下,10月份進入了尾聲,《牧馬人》的創作已經進度過半。
這天魏明從南門門崗房里出來,看到穿的很正式的陳健功從外面回來。
“老陳這是去哪兒了?”魏明隨口一問。
陳健功:“哦,剛從大會堂回來。”
簡簡單單一句話,深得魏明裝逼無痕的精髓。
魏明要是不再追問一句,估計他得難受死。
于是他又道:“你這是參加文代會回來了?”
陳健功忙不迭點頭:“今天剛剛開幕,后面還得去。”
魏明把他拉進了屋,讓他講講今天的見聞,其他幾個同事也想聽聽。
陳健功難掩激動道:“我看到老人家了,他說……”
對于全體文藝工作者,老人家在會上的祝詞發言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尤其那句“文藝這種精神勞動非常需要文藝家發揮個人的創造精神,寫什么和怎樣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
陳健功道:“老人家特別在‘不要橫加干涉’六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魏明知道,雖然還是秋冬時節,但文藝工作者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從這次文代會之后,創作被松綁,能寫的越來越多,創作也不會再被上綱上線。
旁邊有個同事問:“你還看到什么大人物了沒?”
然后陳健功報了一大串人名,“魯郭茅巴老曹魏”,在世的四個其中三個都在會上。
他說的基本都是文壇上的人,只占與會人員的一小部分。
這次文代會一共有3000多人參加,除了文學圈外,還有戲劇、美術、音樂、電影、舞蹈、曲藝、雜技、攝影等各界幾乎所有在世的有影響的藝術家,像陳健功這種小輩兒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聆聽教誨。
從這天后,魏明看報就不怎么關注棒子了,而是重點有關文代會的動態,這次大會要開半個多月呢,每天都有大量報道流出。
當然,看報可以在上班的時候看,并沒有耽誤他的寫作。
經過十幾天的努力,四萬字左右的《牧馬人》順利完稿。
“楓哥,你是不是要進城啊?”一大早,魏明看到楓哥這個糙老爺們兒正在刮胡子,就知道今天有情況。
“嗯,今天去看看你嫂子,前段時間忙,有日子沒聚了。”
魏明立即抱著文稿起身道:“帶我一個唄!”
喬楓一瞪眼:“這合適嗎,我們兩口子好不容易見一會兒。”
“你們見面也得吃飯吧,我就想把之前說好的那頓飯請了,要不我心里總惦記著。”
聽到這,楓哥樂了:“哎呀,還請啥啊,都是自己人,那就隨便吃點吧。”
魏明:“行,東來順怎么樣,正好今天有點冷。”
魏明打算今天把《牧馬人》送到《當代》雜志社去,反正都要進城,正好把這頓飯請了,重生兩個多月還沒吃過涮羊肉呢。
兩人騎車到了衛生研究所外面,楓哥進去叫人。
魏明突然喊住他:“對了楓哥,如果朱霖姐在話,也邀請她一下吧,上次的收音機帶回去后我爸特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