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見芬老師提的建議很重要,要不然再過兩年這首歌就要被寫出來了。
魏明問清了《詞刊》的地址,第二天就投了過去。
這是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音樂文學期刊,每月一期,主要就是發布歌詞的,另外還有一些關于歌詞的研究文章。
這時候版權意識混亂,像《詞刊》這種權威雜志就相當于確認版權歸屬了。
魏明直接用了自己的本名發表,自己能寫詩歌,寫個歌詞又有什么奇怪的。
不過這是一首兒歌,估計都會覺得是同名同姓吧。
之后魏明白天一邊改劇本,一邊跟谷見芬學習譜曲,從最基本的哆瑞咪發開始學。
她希望魏明最終能自己完成《春天在哪里》的詞曲。
晚上魏明就是值夜班,還要跟梅琳達進行外交活動,日子倒也過得充實。
而在《詞刊》收到《春天在哪里》之前,《故事會》先一步收到了魏明的投稿。
在把《自古英雄出少年》投過去之前,魏明就已經給何成偉打過電話,詢問他要不要武俠的稿子。
“只要你說話,我就給你發過去。”
“要要要!”何成偉激動不已,魏明則差點接話“切克鬧”。
人家一個冉冉升起的文學巨星,給自己一家小破雜志投稿,哪還有自己挑揀的份兒,那不成蹬鼻子上臉了嗎。
而且武俠怎么了,雖然國內已經很久不見這種類型了,但群眾基礎還是很廣泛的,以前的《水滸傳》《三俠五義》都可以歸為此類,霍元甲,大刀王五,杜心武等武術名家的故事也曾廣為流傳。
接到稿子之前,何成偉想的是,不管寫成什么樣,自己都收了,而且還要給出最頂級的稿費。
包括魏明說的那些配圖自己也都要了。
拿到稿子的第一時間是上午,何成偉直接取消了晨會,先看。
背景放在了清朝,故事從江邊的一次天地會遺孤的轉運逃生開始……
一開始場面就非常緊張,兩方人馬會聚在這小小的江邊碼頭,或明或暗,仿佛一場諜戰大戲。
魏明是營造氛圍的好手,寥寥數筆就把何成偉帶入進去了,各種專業詞匯,江湖黑話信手拈來,確實很有江湖那個味兒。
在故事開始后不久,出現了一個自稱“大丈夫”的富紳少爺,他本不是天地會的,但自幼向往他們的英雄事跡,于是自愿跟隨,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擺脫家里的母老虎。
何成偉看的時候還以為“母老虎”是他的嚴母。
而當反派司馬力等人找上來,當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這個自稱頂天立地大丈夫的小家伙又慫慫的表示:“我這不還沒加入呢嘛。”
就在幾個小孩和一個老太婆力有不逮,即將被擒的時候,一個武藝高強冷面冷語的奇女子橫空出世,暫時化解了危機。
而這個女子竟然是不到十歲大的大丈夫的老婆!
看到這的時候何成偉笑出了豬叫,原來是個童養媳啊。
而且大丈夫和小媳婦這倆人特別有化學反應,本來緊張的故事在這對特別的夫妻出現后愈發有趣起來。
而且有趣的是魏明還貼心的劃出了“斷章點”。
考慮到這篇的篇幅和《故事會》每期的容量,估計要分三期連載了。
所以魏明第一個斷章點斷在了小媳婦兒驚艷亮相之后。
何成偉心說還好自己不是看連載的,繼續迫不及待地比對著柳如龍的配圖看下去。
11點的時候,魏明經過南門崗后收到了同事給自己的一張紙條,是魔都《故事會》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