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980年后,魏明很快又收到了一筆稿費,《二牛》的轉載稿費。
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新辦了一個刊物叫《月報》,每月一期,專門轉載優秀的,以中短篇為主。
創刊號上囊括了蔣子龍的《解脫》,王盟的《表姐》,馮記才的《雕花煙斗》,林斤瀾的《問號》,以及魏明的《二牛》等作品。
而且這也是稿費新規出爐之后魏明收到的第一筆稿費。
國家出版局剛剛公布了稿費新標準,恢復了66年之前的水平,著作稿提高到千字3至10元,翻譯稿則是千字2至7元,同時恢復了印數稿酬!
因為稿費標準整體提高了不少,所以盡管只是轉載,《二牛》這篇依然為魏明帶來了120元稿費!
可以預見,接下來隨著魏明知名度的提升,以及稿費標準的提高,還有印數稿酬的恢復,魏明的稿費收入將會有一次顯著的提升。
而現在,魏明面前擺著兩份稿紙,分別有一個標題,左邊的寫完就能投給《人民文學》換錢,右邊的寫完可能啥也撈不著。
不過魏明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開始創作一個外國故事。
當中午來到南門崗宿舍的時候,不知從哪竄出一個人來:“你好,請問是魏明魏作家嗎?”
一個看上去有些質樸的青年,而且魏明覺得有些眼熟。
“是我,您哪位啊?”
對方笑道:“你好,我是北影廠文學部的編輯梁曉生,是來給你送《牧馬人》劇本稿費的。”
“哎呀,梁編輯你好你好。”難怪魏明覺得眼熟,原來是《人世間》的作者,也是著名的知青文學的代表人物,以生產建設兵團知青為主要素材,都是根據自己那些年的經歷為藍本創作的。
“怎么還勞煩你跑一趟呢。”魏明瞅了一眼數字,不高,最低的千字三元標準,這也正常,這玩意兒也沒啥銷量,純倒貼。
“這是應該的,除了送稿費,我還想代我們江主任問一下,魏作家你是否愿意把這個劇本交給我們北影廠來拍攝呢。”梁曉生問。
“啊!”魏明故作驚訝道,“這可為難了,是這么回事兒,當初上影廠的謝進導演給我打電話,讓我改成劇本,我以為他是想拍這個故事,就加班加點把劇本趕出來了,不過他至今也沒再聯系我,要不我問問他。”
“竟然是謝導先看上的嗎,”梁曉生詫異道,“不過我聽說上影廠正在準備謝導的新片,好像是叫《風雨杜鵑紅》。”
“什么,有這事兒!”
見魏明急了,梁曉生忙道:“也可能是誤傳,你還是聯系一下吧。”
“好好好,”魏明又問,“那如果是你們北影廠拍的話,打算讓誰來拍?”
梁曉生道:“現在對這個本子有興趣的導演主要是陳懷皚導演還有謝添導演。”
魏明點點頭,其實心里是搖頭,這兩位的實力跟謝進導演沒法比啊。
不要真以為《霸王別姬》是鎧戈爹導的,網絡熱梗聽聽就得。
如果是北影四大帥之一的凌子風,魏明還能考慮考慮,在世的三大帥現在還能拍的動,拍的好的也就他了,就是姚大嘴她前夫好騷哥的爺爺。
平安叔那里有謝進辦公室的電話,魏明去小賣部打了過去,并說明了情況。
“什么,北影廠也要拍?”謝進急了,“還有魏作家你怎么發到《電影創作》了,我說的是《電影新作》啊。”
“呀?那應該是我們魏主任傳話傳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