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回道:“我想等等謝導。”
梁曉生:“那我陪你一起等。”
不多一會兒,謝導打車過來了,人力三輪車。
三人彼此介紹寒暄了一陣后,謝導先是夸魏明年輕的出乎意料,又發表了一些對《牧馬人》的看法,顯然他讀的很透,也很有想法。
或者說,魏明創作的《牧馬人》本來就蘊含著他謝進導演的思想內核,會有共鳴很正常。
聽兩人聊得這么投機,梁曉生就覺得不妙。
果不其然,后面三方會談的時候,魏明雖然左右逢源,誰都不得罪,但明顯偏向謝進導演。
而且謝進對這個故事的理解也遠超準備聯手的陳懷皚和謝鐵驪。
最終魏明也確實選擇了謝進,北影輸得不冤,不過他也有三個條件,這是合作的前提。
第一,要先拍《牧馬人》。
謝進自然沒二話,魏明顯然不想等,畢竟這會兒熱度正高,男人都喜歡趁熱。
第二,魏明對于角色有建議權,導演需要尊重。
他只要建議權,沒有決定權,這點謝進也答應了,小朋友有自己喜歡的演員很正常。
第三
“我對拍戲也挺好奇的,到時候我可以進劇組觀摩學習嗎?”
“你不提我也要提呢,我希望你能來劇組,到時候如果需要改臺詞,我也要征求你的意見嘛。”謝進笑哈哈道。
現在編劇的地位確實高,像電影片頭,都是編劇在導演之上,而原著又在編劇之前。
接下來就是跟謝進合作的細則,魏明跟他商量著一會兒回招待所再聊合作細則。
他讓謝進先走,自己還得維系一下北影廠的關系。
“汪廠長,這次實在對不住,不過畢竟是謝進導演先來的,我還有《二牛》和《雙驢記》,要不這樣,等我有時間都改成劇本投給《電影創作》,到時候你們想拍哪個就拍哪個,誰來跟你們爭都沒用。”
汪陽倒是很大度,哈哈一笑:“好啊,那可說定了。”
魏明又道:“不知道北影廠對武打片有沒有興趣,我這里其實還有一個不錯的故事。”
“哦?”汪陽還真有點興趣。
雖然因為國內電影也是統購統銷的,其實看的人多自己廠子也沒什么額外好處,不過汪陽一直想打破這種拍好拍賴都一樣的局面,自然也希望北影廠能在市場化競爭中占據優勢。
所以沒過多久北影廠就拍了一部商業味兒十足的《神秘的大佛》,而且劇本還是從上影廠那邊“叛逃”過來的。
見汪陽并不抵觸,魏明繼續道:“這是我寫的武俠故事,您可以看看。”
說著他從包里掏出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原始稿。
給《故事會》的那版是梅文化重新謄抄的,因為魏明修改太多,有些不太美觀,就請寫字還不錯的梅文化抄了一遍,有潤筆費的。
汪陽首先表示費解:“你竟然還寫武俠?”
魏明:“我的啟蒙就是那些七俠五義之類的連環畫。”
“哦,那倒不奇怪了。”
魏明又道:“您老慢慢看,如果覺得可以試試,那我就先改這個稿子,另外我還投稿給了《故事會》雜志進行連載,應該很快也能看到了。”
離開北影廠后,魏明趕緊騎車去找謝進,剛才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自己都沒好意思問稿費的事,也不知道他能給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