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你別難過,說不定她還會回來找你呢。”說出這話,龔樰自己都不信。
“我還好,畢竟早就有心理準備。”
“嗯,那就好,對了,跟你說點我的開心事吧,謝進導演確定讓我演《牧馬人》了,這件事還要謝謝你推薦我呢!”
接下來她告訴魏明,謝進導演為了把她從總政話劇團借過來找了多少人,這才辦成了這件事。
“等過完春節我就要去西北農村體驗生活了,可能還要再過幾個月才能正式拍我的部分。”
“你都插過那么多年隊了,還要體驗啊?”
“江西和西北還是不一樣的啊,而且我已經進城這么多年了,身上的感覺早就不對了。”龔樰語氣里帶著興奮。
雖然都是去農村,但此時的心情和當年十幾歲時是完全不同的。
當年是迷茫無助,現在是憧憬和躍躍欲試。
魏明笑道:“那就祝你一炮而紅了。”
龔樰笑道:“我也祝自己一炮而紅,如果我紅了,就說明電影成功了,你這個原著作者的功勞最大。”
聯系了龔樰,但朱霖就聯系不上了,她已經離開單位了,或許要等她從大西南殺青回來才有機會再見。
這倆人,一個大西北,一個大西南,跑的都挺遠,以后進城里都沒漂亮姐姐請自己吃飯嘍。
隨即魏明自己去食堂吃了個飯,然后就去新的崗位了。
“魏作家,你怎么光臨我們校刊社了?”攝影師楊昊見到魏明有些意外。
魏明笑笑:“我是來加入校刊社的,楊哥多多關照。”
楊昊:“啊?”
這時負責具體事務的副社長周峻峰走了出來,熱情地握住魏明的手:“魏作家,歡迎,歡迎啊,鄙人周峻峰,叫我老周就行。”
之后老周給他介紹了一下他們《北大校刊》的歷史。
歷史確實悠久,起源于1917年,已經60多年歷史了,中間多次變更名字,有時日報,有時周報。
現在是周報,對開四版,每周出一期,工作比較輕松。
每一期的校刊設有要聞版、綜合新聞版、學術版和副刊版等欄目,校內新聞、社會新聞都有,有時候甚至還要跑外景,但大部分社會新聞轉載即可。
“來,這是給你騰的辦公桌,跟昊子挨著。”
魏明:我終究還是坐上了辦公室啊。
楊昊笑道:“魏作家你真來校刊了啊,那以后寫稿子的活兒可就有人干了!”
魏明晃了晃他的相機:“我是以攝影師身份加入的。”
寫新聞稿,那才幾個錢,我太貴了。
一開始老周沒給魏明安排工作,就讓他先熟悉熟悉工作環境,看看往期報紙。
魏明看了一下剛出的上一期內容,主要報道了楊振寧教授作學術報告的事,另外還有學校一些會議的決議。
社會新聞則有前陣子我國科學工作者首次登上了南極大陸,這又是一大進步。
看了一會兒,見大家都比較閑,旁邊的楊昊在看。
魏明干脆掏出稿紙。
寫完了《勇敢者的游戲》,又決定暫緩《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就先把那個計劃中的中篇寫出來吧。
已經寫過驢、牛、鴨、馬了,這次魏明要寫的是——羊!
……
(謝謝大家猛烈的支持,繼續求雙倍月票啊!再猛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