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第二天就是臘月二十五了。
二十五干啥來著?
“二十五,磨豆腐,”老魏已經把豆子準備好了,他問魏明,“你這摩托車急著還不?”
魏明:“楊老爺子說了,讓我回縣城的時候再還他。”
老魏:“那你吃完飯就把豆腐磨了吧,讓小紅跟你一起去。”
“行,我順便去大隊部蓋個章。”以后魏明就要正式成為燕京人了。
公社和大隊都有一些小廠子或者作坊,現在叫社隊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又有了一個新名字,叫“鄉鎮企業”,可以說為改開的成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溝子屯豆腐作坊的磨盤和工藝其實最早是魏明奶奶私人的,她靠這個作坊養活了兩個寡婦,養活了魏解放和魏平安兩個孩子,送平安上了大學,還給解放娶了媳婦兒,現在是公家的了,交點錢就能磨豆腐,負責磨豆腐的還是魏解放平時養的驢和騾子。
魏明的到來讓排隊磨豆腐的人喧囂沸騰起來,他是非常痛恨插隊的,但負責作坊的管事,排隊的鄉親紛紛讓他到前面來。
“嬸子真不用,我等等沒關系的。”
魏明可不好意思那么干,而且現在也磨不出來,都是算一下重量,然后計算加工費,回頭再來取,也耽誤不了幾個時間。
等完事后他和妹妹又去了一趟大隊部,恰好路過了小學,見門鎖上了,于是在外面看了看,這里承載著他們兄妹的童年。
到了大隊部,老支書早就準備好了,給他簽了字,蓋了戳,回頭還要去趟公社,以后他的戶口就遷出去了。
周興邦感慨良多:“咱們村現在有兩個燕京人了,一個你平安叔,還有一個你,都是魏家的。”
而魏家在溝子屯是小姓。
魏明笑道:“最容易走出去的辦法就是考大學,所以一定要重視教育,我剛剛路過小學,看到教室的窗戶都沒玻璃了。”
“唉,你們小時候不也這么過來的,用塑料布糊一下,對付過這個冬天就拉倒,現在放假了,塑料布也破了爛了。”老支書嘆了口氣。
窮啊,尤其去年大旱,很多努力賺了很多工分的家庭最后卻只分到了幾十塊錢,一家子都沒賺到一百塊。
魏明道:“興邦爺,我想給咱們村小捐點錢,用來改善桌椅門窗這些東西。”
“啥!”周興邦直接站了起來,“真的!多少?”
“多少還不確定,我回頭看看學校需要啥我再決定。”
周興邦忙道:“你等著,我去找校長給你拿鑰匙去!”
魏明道:“我們先去學校那里等著您。”
隨后魏明又帶著魏紅走了,出了大隊部小紅才問他:“哥,你現在到底有多少錢啊?”
魏明:“只要不買房買車,反正是花不完的。”
“哥,你真了不起!”
魏明哈哈一笑:“不過是有一些生財之道罷了。”
“不,我說了不起是你不僅有生財之道,還有舍財之德!”
魏明被妹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希望此舉能讓爹娘在老家的日子更舒坦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