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露出一個微妙的表情,對方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他狂喜道:“還真的是你啊!”
魏解放問兒子:“你們認識?”
魏明搖頭,年輕人也搖頭:“魏明同志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你啊,譽滿全國的大作家!”
老魏立即咧嘴笑了起來,兒子現在的知名度已經這么高了嗎?不僅別人知道他的大名,甚至只看臉都能認出來!
自己唯一能認識臉的作家也就只有魯迅先生而已。
很快對方也自報了家門,原來他并不是一般的熱心讀者,人家是個編輯,也是一名詩人。
“《星星》詩刊梁平,久仰魏作家大名啊。”梁編輯跟魏明用力握了握手,他看過魏明《中青報》的訪談,因為有一張黑白照片,所以他一下子把人認了出來。
魏明有種不好的預感,淡淡地跟他問了聲好。
這位梁編輯是未來《星星》詩刊的主編,而《理想》原本就是在《星星》上發表的,《星星》詩刊的影響力雖然遠不及《詩刊》,但也算是第二梯隊的頂流了,在川渝甚至整個西部詩壇都有巨大影響力。
他該不會是想找自己約稿吧?
“我這次出差來西安是來組稿的,結果并不理想,誰能想到在火車上竟然還遇到了你,真是太有緣了!”梁編輯笑道,“我喜歡你所有的詩歌作品,就是太少了,才兩首,魏作家最近又作詩了嗎?”
來了,來了!終究還是來了!
魏明搖搖頭:“最近忙著寫長篇,沒什么詩性。”
“唉,可惜,你應該在西安轉轉的,在這座古城你肯定會有靈感的。”
“沒時間啊,我們這次一家四口來川渝是為了尋親的,也沒心情游山玩水。”
“哎呀,我想起來了,令堂是我們川渝人。”梁編輯拍著額頭,他看過魏明所有文章,自然知道《牧馬人》的創作背景。
然后他開始用山城話跟許淑芬交流。
真羨慕他們這種整個省的方言都差不多的地方,老娘的方言偏蓉城那邊,但跟山城人交流毫無障礙,而在河北,出個縣交流都費勁。
火車繼續走,一路向南,天色漸晚,梁編輯也已經把許淑芬家的具體問題和他們掌握到的情況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通過熱心讀者給魏明寄來的信,大概可以推斷出,當初許淑芬家所在的村子因為山洪暴發以及泥石流問題,已經被掩埋在地下了。
不過那里的村民基本都已經安全撤離了出來,后來被分別安置在附近的三個村莊里,所以后來許淑芬給老家寫信卻怎么都找不到。
“接下來我們去那三個村子找一找,應該可以找到。”
梁編輯建議道:“寶興縣多是山區,最近這些年變化也大,我怕阿姨都找不到當年的路啊,要不這樣,到了蓉城你們先跟我回作協的招待所,等我找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人陪你們走一趟怎么樣。”
梁編輯還沒放棄從魏明這里約稿,所以這件事顯得非常熱心。
我都這樣了,你要是不留下一首詩,這說得過去嗎!
……
(感謝給力的讀者老爺們!今天繼續三更,就是第三更可能要晚一些,繼續求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