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件算是很艱苦了,但畢竟是獨屬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不用再住多人宿舍了,兩口子都非常滿意。
等再過一個月,穆蓉就打算對喬楓解禁了。
中午這頓楓哥非要請他們哥仨兒,魏明答應下來,不過表示教職工食堂就行,以后有了孩子,這兩口子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教職工食堂便宜,幾個人兩塊錢就能吃飽吃好。
另外晚上魏明還要請南門崗值班的伙計吃飯,到時候再把楓哥彪子他們叫上。
聽到魏明一下子要請這么多人,梅文化算了一下,最后嘆息一聲:“賺錢對你來說怎么這么容易呢。”
彪子:“明哥現在不僅是作家,還是音樂家,這天賦確實沒得比,我老娘現在就經常哼《在希望的田野上》。”
魏明擺擺手:“音樂家也賺不到幾個錢,我還是專心寫自己的吧。”
五首歌詞四首作曲,一共賺了90塊錢和一盒磁帶,所以現在沒有獨立音樂人,都是事業單位的。
其實也不是寫歌不賺錢,只是在大陸寫歌不怎么賺錢,可是在香港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他不太清楚香港那邊的寫歌價格,不過一首歌詞搭配曲子總不至于連一千塊港幣都沒有吧,而且他記得香港的詞曲人是可以享受唱片分紅的。
原本只想給爺爺回信的魏明又開始想起那個叫阿敏的小丫頭來,信自己還沒扔呢。
正想著,一個人端著飯盆朝他走了過來。
“師父!”魏明招呼劉文杰劉師傅。
劉文杰笑呵呵跟他們坐在一起:“你小子總算回來了,我這里有個好消息。”
魏明馬上猜到了:“是車子的消息嗎!”
“對,你運氣不錯,還真有人想出手,你如果有空有錢我們可以去看看。”
“有空!”彪子代為回答。
聽到魏明要買摩托車了,幾個男人都興奮起來,尤其是喬楓和彪子,兩人覺得他們這種壯漢和威猛的摩托車更配。
魏明跟他們想的不一樣,他只是想縮短進城時間。
而且就算以后在城里買了房,讓他每天通勤時間三四個鐘頭,那還叫家嗎,還有啥幸福感可言。
現在又買不起也沒資格買小轎車,只能買摩托車湊合湊合了。
“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那兩個出國交流的公社吧。”
“中日友好公社和四季青公社。”
“其中四季青公社是負責給咱們學校供應蔬菜的,冬天能吃到綠葉菜就是靠他們。”
魏明點點頭,四季青公社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搞溫室大棚了,結束了燕京人冬天只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
最近的交流活動又從日本引進了最新的現代溫室技術,是京城重要的菜籃子,尤其冬天的時候更顯他們的可貴。
劉師傅道:“我也是通過食堂師傅才知道四季青公社有個送菜的老農當年也去交流了,回來的時候兩個公社帶了不少便宜的摩托車,不過那都是公社財產,但這個老農不簡單,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錢,私人在日本買了一輛摩托車回來,質量比公社的還好。”
魏明:“師父你問他多少錢了嗎?”
劉師傅豎起三根手指。
“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