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給祖父魏森豪的信,魏明已經斟酌好久了。
他首先更加仔細地介紹了家里的情況,并且附上了一張最新的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也不知道年近四十的魏解放能否跟他心中十歲的狗蛋重疊。
魏明覺得再加一些父親年輕時的照片最好,他記得平安叔家里有幾張兩人二十來歲在北大拍的照片,回頭自己看能不能要過來。
此外魏明也說了一下祖父關心的自己的創作問題。
“我曾用本名發表過多篇中短篇,主題包括抗戰、知青、傷痕、改開等,發表媒介有《人民文學》、《收獲》、《文匯報》等,都是國內頂級刊物,而且即將集結成冊出版,等拿到樣書后會第一時間寄給您的。”
“另外因為自幼聽祖母講您和曾祖的故事,所以對武俠故事也很有興趣,我另有一個筆名‘魏狂人’,寫過一篇武俠名叫《自古英雄出少年》,已經在國內的《故事會》雜志連載發表,稍作整理后會一并寄過去。”
現在還不能寄,因為他現在手上只有一份《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稿子,寫劇本還得用。
作為武俠,《自古英雄出少年》算不上質量有多高,跟武俠巔峰時期的金庸、古龍、梁羽生肯定沒法比,故事創意不夠新鮮,中篇的篇幅也少了很多百折千撓,不過魏明短期內也沒有時間寫新的武俠,只好先用這篇試探一下香港市場。
“還有一件事,也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出手幫忙……”
魏明提到了柳如龍父親柳斌的事,請老爺子如果條件允許就去探望一下,告訴他家里一切都好,而且阿龍非常努力上進。
柳叔突然被關進去,中斷了跟外面的聯系,最擔心的肯定是家里人了,而老爺子是魏明在香港唯一的人脈了。
在信的最后,魏明送上了老魏對他的關心,并表示:“我已經能賺錢了,家里并不缺錢,以后不需要給家里寄錢,您留著花就行,不要委屈了自己,您一定保重身體,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全家團聚了。”
寫完給祖父的信,后,魏明又開始仔細雕琢起跟筆友阿敏的信,一直寫到很晚很晚。
他也想通過這個喜歡音樂的小姑娘賺點音樂方面的錢,不過這封信里他只是表示自己也喜歡音樂,并且懂一些填詞作曲。
至于寫過什么沒說,先把小丫頭的好奇心勾起來,魚要慢慢溜嘛。
第二天,彪子、小梅去上班,魏明先把這兩封信寄了出去,估計那邊都等急了。
隨后他又去報刊社,有人在上班,他不是來上班的,他是來沖洗照片的,短短半個月的假期他可是用了不少膠卷。
有錢任性的魏明幾乎每一張照片都是洗了兩張。
在暗房泡了半天,總算把照片都洗了出來,接下來魏明又去校外找了個人少的地方打電話,他的電話估計要打很久。
魏明拿著一個小本本,一個個打過去。
“哈哈,章編,我也是剛回燕京,新作品已經準備好了,這次出門寫了幾篇散文,到時候讓你先挑……”
他先給《燕京文藝》的章德凝大姐打一個,哪天進城把這些散文散一散,也算對大家的厚愛有個交代。
“謝導,給你拜個晚年了,電影下個月就要開機啦?先在棚內搭景拍攝是吧,好好好,如果有機會我會去看看的……《放羊班》啊?你放心,別人來找我,我肯定不會松口的……還有能讓龔樰同志接一下電話嗎,哦,人已經去西北體驗生活了,那沒事了。”
魏明對謝導也是虛與委蛇,他導演實力確實強,當世內地第一導不是蓋的,但魏明心中有更好的人選,他只能排第二。
“是西影廠的吳天明導演嗎?承蒙您看得起,不過這部已經被謝進導演預定了,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您對《二牛》《雙驢記》有沒有興趣呢……”
吳天明拍過《換臉》這樣關于兒童的優秀電影,但他現在畢竟只能算是新銳導演,藝術上還沒到達成熟期,也不是魏明心中的理想人選。
不過魏明還挺想賣一個劇本給他的,吳天明表示他會考慮的。
“太平洋的廖總是吧,你好,我是魏明,銷量還不錯是吧,那就好……什么,請我去廣州指導指導,包食宿包路費,這怎么好意思呢,我哪會指導啊,那等我安排一下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