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魏明加入編劇協會,這位正是坐在c位的大佬,國內top級別的大編劇。
不過現在他只是一個新人編輯,寫過一些不太出名的文章,而魏明已經是文壇一霸了。
最后《燕京文藝》留下了關于長途火車的文章,雖然他們覺得熊貓鋼蛋那篇更傳奇,但那篇文章魏明顯然是有意呼吁國家建立更完善的熊貓保護機制。
章編覺得還是把它留給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人民文學》吧,論發行量,現在《人民文學》已經三倍于《燕京文藝》了。
接下來又去了一趟《當代》找白舒榮白編輯。
從朝內大街166號出來后,魏明和阿龍找了家上檔次的飯館吃了頓午飯,下午才來到人民文學雜志社。
魏明把自序交給了編輯涂光羣,然后在另一位出版社編輯的帶領下去看了一下備選的封面。
現在這年頭的圖書封面都沒什么設計感,一點都不花里胡哨,唯一的設計幾乎都在書名的大小和字體上。
畢竟現在的圖書市場還沒競爭激烈到從腰封就開始卷的程度,只要作者知名,內容過硬,幾乎都不愁賣。
柳如龍是有些看不上這些封面的,唯一能夸的就是魏明給這個集取的名字了。
《動物兇猛》,雖然那些的標題里都有一種動物,但別忘了,人也是一種動物,魏明的主角都是人,一個個生猛的,頑強的,在逆境中也打不死的人。
阿龍第一眼就讀懂了,這里的動物其實說的是人。
魏明在這里借用了后來王碩一篇的名字,就是后來被姜聞改編成《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那篇,到時候碩子重新換個名字就是。
他選了一張稍微漂亮些的,又建議加上副標題《魏明中短篇集》。
一般這種集子很多作者都會選擇其中一篇最知名的作為合集的名字,方便讀者一眼就找到,魏明沒那么干,那就在副標題上做一下文章好了。
魏明又問:“什么時候能出樣書啊?”
“一個星期內就差不多了。”
魏明點點頭,至于稿費的問題也聊透了。
《雙驢記》《斗牛》《春江水暖鴨先知》《牧馬人》《放羊班的春天》,五篇一共20萬字。
現在魏明也不是萌新了,有排面,按照千字十元的標準,這一共就是2000塊了!
首印冊數是100萬冊,這比《天書奇譚》大膽多了,這份自信源于魏明篇篇爆款的影響力。
印數稿酬之前說過,就不多解釋了,差不多就是每50萬冊,基礎稿費翻個倍。
100萬冊的話,那就是翻兩倍。
所以就是2000塊乘以3,一共6000塊!
再加上劇本的錢,魏明的現金流儲備馬上就要突破一萬了!
這年頭為了鼓勵老百姓賺錢,萬元戶都是可以上報紙被大書特書的。
魏明這種經常上報紙的人無所謂,不過他知道自己距離買房又近了一步。
回去的時候他特意帶著阿龍逛了一圈燕京的胡同區,琢磨著以后在哪里買……
(求月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