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牧馬人》拍攝現場,魏平安和樂樂只能算是圍觀。
而魏明是真正參與進去了,一直緊緊跟著導演,看他如何調度劇組,如何分配工作,如何讓演員進行排練,然后爭取一條過。
強如謝進這樣的大導在使用膠片的時候也要注意節省,確定演員狀態到了才能啟動正式拍攝。
不過這樣有時候往往會錯過演員狀態最好的一次,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上午他們就拍完了這場送男主角去燕京的戲份,至此演員牛犇的戲份宣布殺青。
這位上影廠的演員雖然一直以配角的身份活躍在影視圈,不過參與過《牧馬人》《活著》等影史經典,對于全國人民都算是一個熟面孔了,關鍵名字很好記。
謝進導演想著一鼓作氣,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拍最后一個場景的鏡頭。
中午他們就趕緊把拍攝設備和人員轉移到了另一個山頭。
這場戲需要雪姐背起喜子奔跑,別看雪姐瘦,但挺有勁兒,背著四十斤的喜子健步如飛。
關鍵這場戲先是排練了十余次,一邊排練一邊確定最終的拍攝方案,雪姐相當于背著一個肉蛋在走位。
這個年頭不像后世有光替,像走位這種事有專門的人來做,現在都是演員親力親為,雖然這種可以夸一句演員敬業,但確實耽誤時間。
跑完這么多趟,龔樰必須休息一會兒,擦擦汗,化化妝,把狀態恢復到最佳才能開始正式拍攝。
而且拍這場戲必須要跟落山的太陽賽跑,一旦兩三次沒成功就得等明天,如果明天沒太陽,那就繼續等。
所以如果換成魏明來拍這場戲,他會讓光替來配合走位的工作,讓演員保持體力,把精力放在表演上,這樣不說一把過吧,起碼還能趁著狀態好多拍幾條。
不過這就是時代特色,現在的時間不值錢,包括演員的時間,拍那么快又沒法跑商演拍廣告。
最后這場戲非常重要,謝進做好了拍三天的思想準備,沒想到一天就完成了,拍攝過程中沒有中斷,也沒有出錯。
當最后一個畫面定格的時候,魏明也拿出相機拍下了這個和諧的畫面。
至于電影的呈現效果,除了攝影師知道,其他就沒人知道了,包括導演。
劇組會把拍攝素材送去西影廠請兄弟單位幫忙沖洗出來,確定素材可用就可以回燕京拍攝男主角和父親的對手戲了。
所以接下來龔樰和老茂、牛犇他們還要等一等。
不過有個問題,平安叔的機票時間不太對,他買的是兩天后的票,他也沒想到這場戲這么順利,殺青來的這么快。
80年之前買飛機票的門檻非常高,不過從今年開始取消了級別限制,持有單位介紹信或工作證明就可以買票,而縣處級干部就能開介紹信,恰好平安叔就能開介紹信,他們五個的票都是他搞定的。
但買飛機票需要提前申請,平安叔估摸著殺青時間,留足了提前量,然后他們現在多出了兩天時間。
“那你們是不是可以多留兩天了?”龔樰有些期待地問。
夕陽西下,兩人漫步在草原上,完成了這部戲的拍攝,龔樰整個人都松弛了不少。
魏明搖搖頭:“平安叔他們打算去西安看兵馬俑,我也想去看看西安事變的發生地。”
“啊?西安事變?怎么會想去那里?”龔樰奇怪。
“為了寫搜集素材。”魏明講了一下自己新的方向。
聽到魏明要創作一部50萬字著作的超長篇,龔樰驚訝的小嘴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