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看到報紙上關于那個東方新天地的優惠政策才想起用這種方式吸引顧客的,結果她好像多慮了,魏紅她們坐下不久,陸續來的客人就把四張桌子占滿了。
聽她這么說,魏紅問:“剛開店?你們不是公家的買賣啊?”
老板娘劉桂仙笑道:“不是,我們是個體買賣,這店面也是我們自己家的。”
還有跟老板娘認識的街坊道:“劉大媽的手藝那是一絕啊,我早就等你們兩口子開店了。”
魏紅也算是跟她哥吃過不少館子了,這還是第一次吃到個體戶飯館,覺得頗為新奇,于是點了老板娘自稱最拿手的蒜泥肘子和鍋塌豆腐,然后又要了一個糖醋排骨,三個菜,三碗米飯。
按照他哥的說法,下館子如果不為吃肉,那何必下館子呢。
魏紅吃了一口鍋塌豆腐,跟她在北大吃過的對比一下,北大的已經算很好吃了,但老板娘做的更絕。
而許淑芬在吃過蒜泥肘子后也心服口服,她還是第一次見這么處理的,口味確實很獨特,難怪賣這么貴。
原本她還想著人家能開飯店,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呢?
許淑芬覺得丈夫在哪,兒子在哪,女兒在哪,哪里就是家。
現在看來兒子女兒肯定都要落在燕京,至于她家老魏,看樣子在老家也待不住,那自己很可能也要跟著他們爺仨兒來到燕京生活。
而且很顯然,燕京的生活質量比老家強的太多了,她也喜歡有電視解悶,有電扇去熱,有冰箱放菜的生活。
可自己總得找點事干吧,畢竟自己還不到四十歲,還沒到混吃等死的時候,所以剛剛聽說這是個體店的時候她冒出了這么了‘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不過在吃完對方三道菜之后她覺得自己還是有差距的。
等老板娘不那么忙了許淑芬跟她聊了起來。
“大姐你這手藝是從哪練的啊?”
劉大姐很客氣,她笑道:“我以前給人家當保姆,每天要做飯,長年累月就練出來了。”
“保姆?”這個詞在許淑芬聽來挺陌生的,她就當是家庭廚師吧,她又問,“那經常可以做這種葷菜嗎?”
“對啊,雇主最愛吃的菜就是我最拿手的。”
許淑芬懂了,在過去這些年她哪有機會碰葷菜啊,也就每逢過年的時候能琢磨琢磨怎么把肉菜做好吃,這方面自然差一些。
就算做菜的時候放油也要掂量著,就說這鍋塌豆腐,她也會做,差就差在用油上了。
但要說用最少的油做好吃的素菜,這方面自己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吃完飯三人回了華僑公寓,恰好看到許云云騎著一輛自行車回來,還是一輛小巧的飛鴿排。
魏紅激動道:“云云姐你哪里的自行車啊?你啥時候學會的騎自行車啊?今天文化哥怎么沒送你啊?”
外婆笑道:“你這丫頭連珠炮似的,你讓她怎么回啊。”
許云云慢條斯理道:“今天文化哥有事,就讓我自己回來了,這是他的自行車,暫時讓給我騎,從昨天他就開始教我了。”
作為山區長大的孩子,很少有機會騎自行車,不過云云天賦不錯,兩天就學會了。
她趕緊下來讓魏紅也試了試,小紅早就會騎了,只是家里沒車。
“我哥說我考上大學就送我一輛自行車,我該讓他兌現了再走的。”
云云道:“明天你上班嗎?我騎自行車送你啊。”
魏紅:“文化哥又不送你啦?他忙什么呢?”
云云答道:“他想找一家飯館能穩定給我們提供便宜好吃的員工餐,忙那個呢。”
聽到這話,許淑芬心頭一動。
山東,臨沂,沂蒙山的某個山坳里。
魏明昨天就到了臨沂,但劇組絕大部分成員都已經進山了,并且在山里搞了一個駐扎地,就在山里吃住,短期內都不打算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