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這次過來也想著考察一下他們養的怎么樣,如果可以的話自己就再支持一些啟動資金。
原時空希望集團劉家就是靠著賣表賣自行車湊齊了1000塊作為啟動資金從養殖業開始的,養了好幾年鵪鶉,資金充裕了才進入飼料業。
魏明也不指望他們能有本事做到那么大規模,起碼脫貧致富奔小康應該不成問題。
有了錢,哪怕大舅自己也能更有希望找到丟失的小姨。
當然,魏明承諾了老娘,所以他也不會放棄,這次他帶著一封信,是一個疑似者,自己給對方寫信,想了解更多,但對方沒有給自己回。
好在對方也在四川,他就想順便過去看看,驗證一番。
“明哥,要不今晚你去我家睡吧,順便跟我講講云云姐和姐夫的事。”
魏明:“怕是不行了,我今天就要走啦?”
“啊,這么快?”
魏明道:“我要先去一趟九寨溝。”
“九寨溝在哪兒啊?”
魏明:“在阿壩自治州,挨著甘肅呢,我朋友在那邊拍戲,我打算過去看看,然后再去一趟自貢找小姨。”
“拍戲?那做坐飛機嗎?”
“火車。”
這小子聽說外婆坐過飛機,那叫一個羨慕,滿腦子都是飛機,自己不僅沒坐過飛機,也沒看過拍戲,因為他們這里太偏僻,放映隊都不樂意來,只偶爾能在鎮上看一回。
見龍小洋欲言又止,魏明笑道:“怎么,想跟我去見見世面?”
“可以嗎?”龍小洋瞪圓眼睛。
魏明道:“可以啊,你跟大姨說一聲,我們即刻動身。”
現在這年頭,一個人出行,行李很容易丟的,晚上都不敢睡覺,多個人多個照應,而且年輕人就該多見見世面。
來之前魏明已經跟彪子聯系過了,知道他們拍戲的具體位置,最初是在湖北的長江流域拍戲,后來去了貴州,現在到了四川,主要在九寨溝取景,總之要把西南地區的好景好風光都囊括進去。
聽說就算是內地的風光紀錄片在香港都能賣不錯的票房,這也是前世《少林寺》在香港票房大爆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香港的地域限制太多,哪怕能去臺灣取景,終究比不上大陸風光的多姿多彩。
不過這時的路還比較難走,魏明和龍小洋走了兩天,多次更換交通工具,經汶川、茂縣、松潘,這才來到了九寨溝所在的南坪縣,到98年才會因為旅游業改成九寨溝縣。
“因為域內有九個藏人寨子,因此這個地方得名九寨溝。”
魏明跟龍小洋解釋了一下九寨溝名字的由來,小洋聽后敬佩不已,身為川渝人他都不知道這么個地方,沒想到表哥卻這么清楚。
此時的九寨溝確實名聲不顯,多年前這里主要是一個林場,叫日則林場,又稱126林場。
兩年前才被劃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棲息地,現在這里的自然風光還不出名,也沒有發風景名勝區,自然也沒有接待游客。
恐怕很多人知道這個地方還是因為魏狂人把《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幾個重要打斗場景放在了這里,并大贊這里的風光之美。
他也算是提前為九寨溝絕美風光做一次預熱了,相機他是每次出門都要帶著的,這次也打算拍幾張九寨溝的絕美風光,再寫兩篇散文,維系跟幾大文學刊物的關系。
之前他也寫過幾篇關于美食的散文發表了出去,以后出個饕餮集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