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莊徹湊過去:“我看看,頂咱家兩個小雪了。”
龔樰出生的時候只有五斤出頭,是幾個孩子里最輕的,聽母親打趣自己立即小嘴嘟嘟,若是被魏明看見了肯定要親上去的。
龔苑東道:“不過也不奇怪,人家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爸爸兩米多,媽媽也將近一米九呢。”
莊徹:“那難怪了,這孩子長大了肯定也不能低于兩米。”
“也是打籃球的一把好手啊。”龔苑東放下報紙準備吃飯,這時兒子龔徐打開電視,這個時間正好看新聞聯播。
吃完飯剛好把天氣預報看完,明天又是一個艷陽天。
龔樰這次回來也是想問問妹妹跟阿龍現在進展如何,于是飯后立即拉著妹妹進了臥室盤問。
龔瑩:“哎呀,就聊著唄,反正他來不了,我也去不成。”
跟走南闖北的龔樰不同,龔瑩這么大都沒出過江浙滬,最遠到過蘇杭,不敢想象在干燥的北方怎么生活。
“姐,你們呢?”
“我們挺好的啊,等他寫完手上這部就要來魔都改稿了。”龔樰紅著臉,這是魏明在上次的信上說的,完美的來魔都短住的正當理由。
而且一部超長篇,改個把月都有可能。
兩姐妹正說著,聽到有人唱歌,而且還是日本歌,兩人立即出去,看到電視上一個戴眼鏡的斯文男正在自彈自唱。
“這是什么啊?”龔瑩問。
母親莊徹道:“說是日本很有名的歌唱家,叫佐田,佐田……”
“佐田雅志。”大嫂道。
“對,聽著還不錯。”
于是一家子都坐下來聽,鏡頭除了給到演唱者,也會給到臺下的觀眾。
突然,龔樰“哎呀”了一聲。
“怎么了?”
龔樰:“我剛才好像看到喜子了!”
大嫂笑道:“你那個兒子啊?”
可能是喜子自帶喜感,攝像師還給了他一個較長時間的特寫,而抱著喜子的好像是魏明的妹妹小紅!
“看到了也不奇怪吧,喜子他妹妹不就是小歌星嗎。”媽媽莊徹道,她對這個不認生的小屁孩也印象很深。
媽媽剛說完不久,龔樰就看到曉燕姐抱著一個小女孩了,她對樂樂不太熟,只有幾面之緣,但跟呂曉燕可是朝夕相處了好長一段時間,絕不會認錯的。
看到了呂曉燕夫婦和喜樂,還有魏紅,這讓龔樰堅信魏明肯定也在現場,接下來自己或許能看到他。
于是龔樰眼睛都不眨地盯著電視機,歌也沒心聽了,只恨屏幕太小,擔心看不清魏明。
這個時代的異地戀,也沒有視頻通話,能看到愛人的動態模樣,這是非常難得的。
不過看到演唱會結束,龔樰都沒瞅見魏明,不禁有些遺憾,媽媽莊徹也敏銳地感受到了女兒的情緒變化。
可是沒想到峰回路轉,這次還播放了演唱結束后在后臺的一些鏡頭,有畫外音解釋,著名青年作家、音樂人魏明贈送了日本友人一篇歌詞,而佐田雅志回贈了一把自己使用了十余年的吉他。
這段的意義是作為中日友好的見證,這也是魏明第一次上電視,不過以現在電視媒體的普及度和清晰度,估計影響不如他在《人民日報》上露臉的那次。
龔瑩拼命向二姐眨眼,嘖嘖,你選的好男人上電視嘍。
回到房間龔樰就開始寫信,她打算跟小魏聊聊這場演唱會,只可惜自己沒仔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