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董來的,清康熙年間出版的精裝古籍,而且還有豐富逼真的插圖,這種東西經過那十年還能存留下來,且保存的這么完好,這是天大的造化,我怎忍心暴殄天物呢,你懂吧。”
魏明點點頭:“我理解,而且北大圖書館里也有這部書,只不過學生看不到而已,我一直認為這部奇書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極高,非常值得研究。”
聽到魏明這種論調,李瀚祥有些驚喜,他有些討厭現在內地一些人,就是覺得他們虛偽,不敢直面自己的欲望,沒想到魏明直接承認自己看過,看樣子還研究過。
“那你看的也有插圖嗎?”李瀚祥好奇問道。
魏明笑道:“那倒沒有。”自己懂的姿勢比插圖里的多。
李瀚祥立即道:“那你幫我看看這個劇本,我就把這本書借給你看,有插圖的哦。”
魏明笑著搖搖頭:“劇本可以幫您看看,那本書就不必了,最近也沒有多余的精力看那個。”
自己可是有女朋友,比那好看多了。
李瀚祥笑道:“你先看,等會兒留下來吃個飯。”
劇本三萬多字,魏明看的還是很快的,李瀚祥還以為這小子敷衍自己。
結果在用餐的時候,魏明竟然說了很多言之有物的建議。
“劇本寫得太趕了,想要把慈禧從入宮到垂簾這十幾年的內容放進一部90分鐘的電影里,還想要兼顧期間發生的各種歷史大事,這就讓很多劇情流于表面,像是走過場,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塑造人物,以至于我看劇本里的慈禧和咸豐感覺是模糊的,人物并不清晰,有些立不住。”
李瀚祥忍不住想要拍桌子,沒錯,就是這個感覺!
“那你有沒有什么辦法?”李瀚祥又問。
魏明:“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成兩部電影,第一部《火燒圓明園》,以英法聯軍把咸豐等人嚇跑結尾,第二部《垂簾聽政》,講慈禧的崛起掌權,這樣應當可以更加自如地發揮。”
而這正是兩年后李瀚祥的做法,他不滿楊村彬的版本,又自己寫了一稿,然后越寫越興奮,十幾天的時間就改成了七萬字的劇本,干脆就一次性拍了兩部電影。
李瀚祥對魏明的提議頗為動心,又問那該在哪些地方豐富人物的塑造。
魏明舉了兩個例子。
“我覺得拍歷史電影,完全按照正史來拍,不容易犯錯誤,但也不容易出彩,這時候不妨吸收一些野史的東西,以增加戲劇性,比如慈禧,想要塑造她的狠辣,可以寫她在掌權后把曾經的對頭麗妃做成人彘,仿效呂雉嘛。”
李瀚祥明顯眼前一亮,不過首先想到的卻是,這在內地能過審嗎?
看來這些年都無法通過項目的郁悶也讓他不自覺間給自己戴上了鐐銬。
魏明又道:“還有咸豐帝,你覺得他會不會在彌留之際對野心勃勃的慈禧動過殺心,或者他手下的大臣勸他仿效漢武帝和鉤弋夫人,殺母立子,劇本里對咸豐帝的塑造還是單薄了些,這樣可以讓他變得更像一個皇帝,哪怕他不是一個很成功的皇帝,可畢竟是個皇帝。”
李瀚祥對魏明更是動心,你說你對清末歷史沒研究,可是我看你明明很懂嘛,很多他最近看書看到的野史魏明都知道。
不過這次他沒有再度邀請魏明幫自己寫劇本,而是想找朋友再了解一下這個年輕人。
吃完飯送魏明出去的時候,李瀚祥又想起一事:“你說你給香港歌手寫過歌,有沒有帶唱片過來啊。”
魏明笑道:“這個真沒帶,不過您回去后可以自購,一個是張明敏的《溜溜的她》,一個是譚勇麟的《水中花》,幾首主打歌都是我寫的。”
李瀚祥一把年紀,很少有過一天內震驚這么多次的經歷了,但他還是驚了一下。
“那個阿明就是你?”
魏明:“對啊。”
李瀚祥道:“那你不用送了,知道我喜歡國語歌,有個叫黃霑的小朋友送了我兩張唱片,就是這兩張,我聽過,而且很喜歡張明敏的那幾首。”
魏明心道,原來你們認識啊,果然咸濕惜咸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