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先生記憶不錯:“何止我,你我還有小石(曹禺,字小石),再加上這小子,咱們四個還拍了一張合影呢。”
“就是他,《牧馬人》《放羊班的春天》都是他寫的,關鍵才不到二十歲,真真的少年天才,前途不可限量。”
“知道知道,還有牛啊,驢啊,鴨子,我都看過的,聽說還拍了電影,”茅盾先生又問,“這是一部長篇吧?”
“是啊,六十多萬字,橫跨二十多年的一部家族史,國共史,”巴老簡單介紹了一下這部的內容,“他這個年紀寫這個題材,我一開始是有些擔憂的,沒想到完成的極好,文字老練,史料翔實,而且才用了一年時間,要不說年輕人呢,換成我,寫十年能寫完就不錯了。”
茅盾先生沒有直接翻閱,他想起一事,兒子韋韜不在,他直接跟巴金道:“之前我和韋韜提過一嘴,想要成立一個以我名字命名的長篇獎,用我的遺產做獎金,韋韜他們也同意了,我心中還是有些忐忑,覺得不太合適。”
“哪里不合適?”
“用我的名字啊。”
巴老笑問:“你這些稿費有多少?”
“大概二十五萬吧。”
巴老微微訝異,這么多,是我的兩倍呢!巴老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時有些大手大腳了。
隨即他道:“能捐出這么大一筆巨款,這是一輩子的收入,沒有留給子孫,而是選擇貢獻給文學事業,冠個名字怎么了,你不必為這件事憂心的。”
聽到老伙計這么寬慰自己,茅盾先生松了口氣,緊緊握住巴金的手道:“那將來這個獎就請你多多照拂了。”
這語氣,有種托孤的感覺了,巴老鄭重點頭應下。
這時茅盾先生的兒子韋韜和兒媳陳小曼進來了,巴老知道自己已經進來有段時間了,于是起身告辭,并叮囑茅盾先生好好休息。
茅盾先生最后拍了拍他的手,眼神懇切,巴老點點頭,只要自己還在那個位置上,這個茅盾文學獎自己一定幫他盯著。
第二天,巴老都準備回魔都了,結果卻接到了韋韜的電話,聽到是他來電,巴老神情哀切,已經做好聽到那個壞消息的準備了。
結果韋韜說的是:“巴老,本來這件事不該麻煩你的,也不合規矩,但我還是想問一下,《人間正道是滄桑》后面的稿子能借來看一看嗎。”
“啊?”巴老沒想到聽到的是這個。
韋韜解釋道:“昨天今天父親清醒的時候都在看《收獲》,準確講是在看魏明的那個長篇,邊看還邊跟我們回憶往昔,提到了很多同志,還多次提出表揚,可我知道那只是上部,是不完整的,我不想讓父親臨走前還只能看一個不完整的故事,就是不清楚魏明同志的這部寫完了沒有。”
巴老松了口氣,還以為是什么事呢。
“稿子是有的,只是后續還沒修改,但小魏筆記清晰,不妨礙的,你且等著,我打個電話。”
魏明和魏紅正在收拾行李,柳如龍也在,他們三個會一起坐飛機去魔都。
飛機啊!
魏紅激動不得了,哥哥,外婆,還有母親都已經坐過飛機了。
老魏則憤憤不平,今天之后,全家就只有他沒坐過飛機了,有機會真想坐一坐。
這時電話響了,魏紅靈敏地跨過行李去接電話。
“喂,你好,這里是魏明家,請問您哪位,找……巴,巴金!不是,巴老您好,稍等……”
魏明已經走了過來,并拿起了電話,說了幾句話就掛了。
“哥,巴老找你什么事啊?”魏紅問,阿龍和爹娘也湊了過來。
魏明從自己的包里把《人間正道是滄桑》后面的稿子取出來:“茅盾先生剛剛看了我的這部,急著想看看后面的劇情,爹,等會兒你們別出門了,我把地址告訴了巴老,過會兒茅盾先生的兒子會過來取稿子。”
老魏不明就里,笑道:“這茅盾先生還挺急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