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云本來對什么果黨高層沒啥興趣,不過看完《人間正道是滄桑》,覺得這群人還真是有意思,曾經也是一群那么有理想的人,而且那么大的優勢都能把江山丟了。
再聯想經常聽老輩人說起的1942年河南饑荒的事,劉振云也開始對這個群體產生了好奇心。
“你這書來的太及時了,正好能跟《人間正道是滄桑》印證著看。”
梁左道:“你可注意別亂傳,還有,這書是繁體字。”
“繁體字我沒問題的。”
“放學來我宿舍取。”
如果說魏明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內地第一部描寫果黨上層的,那么白先勇的《游園驚夢》可以把“內地”兩字去掉,算是第一部直接描寫這個群體的。
不過這部講的是從大陸敗退,龜縮臺灣后的果黨上層階級。
當年的果黨上層以1949年為分水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著老蔣敗退臺灣的,一類是留在大陸的。
留在大陸的也分兩類,一類是直接投誠,得以保全的,另一類是被俘的直接被功德林大學錄取。
沈最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之間,他也投誠了,不過是被迫的,所以也被關進了功德林,最近才改了性質。
但是他跟第一類也有熟人,比如他的老領導唐生明。
唐生明是黃埔軍校四期學員,因參與湖南和平解放有功,所以解放后直接就成了解放軍,之后還有段時間去香港經商。
這是個憑借兄長的關系,一路躺贏的人生贏家,除了50年代從香港回了內地讓他遭了幾年罪,一生都順風順水。
當年在長沙共事的時候,唐生明有什么活兒都讓沈最干,沈最干活也用心,所以至今關系都很不錯,沈最也經常來拜訪這位老領導。
不過小年這天來拜訪,還是讓唐生明有些拿不準他什么意思,給我拜個早年?
唐生明也知道沈最前段時間去了香港探親,而且還受到了果黨特務的一些威逼利誘,但都堅持住了,沒有給功德林跌份兒,于是夸了他幾句。
沈最嘿嘿一樂,見桌子上還有核桃,直接空手捏開,讓老領導吃核桃仁。
別看他是個特務,手上還是有些功夫的,而且相當不俗,年輕時等閑幾個人近不得身。
“小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大不大?”唐生明問。
“沒有沒有,”沈最從自己隨身的包里掏出了《收獲》,“我就是看到了一個好故事,想跟老領導分享。”
“哦,《收獲》,這我知道,巴金主編的嘛。”
沈最翻開《人間正道是滄桑》某一頁給唐生明看,上面恰好是唐生明的名字。
“這是?我被人寫進里了?”70多歲的唐生明頓時來了興趣。
“還有我呢,不過咱們戲份都不多,就是個小配角。”
唐生明問:“那誰戲份多?”
“黃埔三期的啊,王耀武,康澤,朱云卿這些,”沈最簡單介紹了一下劇情梗概,“這個主角就是黃埔三期的,所以黃埔三期的戲份最多,而且我從這人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
“你跟黃埔有毛關系啊。”唐生明笑懟。
沈最哈哈一笑而過,又問:“老領導你還記不記得黃埔六期的魏沐春,就戴老板的那個老同學,蔣校長的智囊~”
(今天保底~)</p>